“李二嫂”66年传六代
2017年08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嫂在家蒸干粮,锣鼓一响着了忙,灶膛忘了添柴火,饼子贴在门框上。”这句民间流传的顺口溜,唱的是山东人对吕剧艺术的热爱。发端于山东的吕剧之所以能家喻户晓,响彻大江南北,与其经典剧目《李二嫂改嫁》密不可分。
  正在济南举办的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代表性剧目展演中,《李二嫂改嫁》作为打头剧进行了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该剧是吕剧的看家戏,60多年来已演出5000多场。一代代“李二嫂”,让该剧常演常新,也让山东吕剧美名远播。“李二嫂”是集体的智慧,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艺术感染力的见证。
  本报记者 师文静

17岁郎咸芬与
农村寡妇交朋友

  吕剧《李二嫂改嫁》是根据山东省工农作家王安友1951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发生在新旧中国交替之时,讲述了农村青年寡妇李二嫂与男青年张小六的爱情故事,他们最终突破“恶婆婆”的阻挠和旧思想的束缚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1951年4月,该戏在山东省第一届文代会上正式亮相,由林建华担任主角,她是第一位“李二嫂”。1952年,经多位编剧重新打磨和编排的《李二嫂改嫁》剧本完成,17岁的潍坊文工团演员郎咸芬被调到吕剧团的前身——山东省歌剧团,接受了出演李二嫂的重任。当时还是小姑娘的郎咸芬不了解农村生活,封建思想摧残下的寡妇她甚至都没有见过,演好李二嫂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尽管她不停地学练、钻研,但第一次演出仍然演砸了。郎咸芬回忆说,当时很多观众评价她演的李二嫂做鞋不像做鞋,缝衣不像缝衣,打麦子的时候叉都拿倒了,一点儿不像农村妇女。
  这些话对郎咸芬触动很大。为了演好李二嫂,郎咸芬和一众演员到了当时吕剧氛围很浓厚的博兴农村体验生活,接触了许多不同性格的寡妇,同她们一起劳动、生活,促膝长谈,还和与“李二嫂”经历相似的寡妇刘大嫂成了好朋友,郎咸芬从其身上观察、体验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这种细心的揣摩和观察,让郎咸芬有了质的飞跃。如第一场戏中,李二嫂一出场,眼神愁苦、端着簸箕,迈着似抬非抬的脚步,带着忧伤和碾米归来的疲倦,唱道:“五月里天气虽然热,哪知我心里如冰寒。”一下子把青年寡妇的心情表现了出来。1953年,郎咸芬主演的《李二嫂改嫁》在大观园演出,一票难求,轰动一时。
  1954年,华东六省一市戏曲观摩演出,《李二嫂改嫁》一炮打响,囊括了当年所有的奖项。1957年,该剧被长影搬上银幕。自此“李二嫂”红遍大江南北,吕剧这个剧种也在戏剧舞台上扎稳脚跟。
  这一部在生活中炼出来的精品,此后一直唱到援朝战场,唱到老山前线,唱遍海内外舞台,唱遍每个大街小巷农村院落,成为名牌剧目,60多年来表现出了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演出后台演员被追问
“俺也能改嫁吗”

  在上世纪50年代,“寡妇恋爱”“改嫁”“自由的爱情”都是挑动大众神经的词汇。遭受婆婆压榨的李二嫂这个人物非常生活化,贴近当时的社会情况,她和张小六的人生最终圆满,对提倡男女婚姻自由,普及新的婚姻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郎咸芬回忆,过去农村寡妇不敢抬头,走路都贴着墙根不敢走路中间。上世纪50年代,剧团在农村演出结束后,经常有年轻寡妇在后台久久不肯离去,她们会不安地上前问:“你们是工作队的吗?俺们也能改嫁吗?”郎咸芬和很多演员都回答“当然”。这出戏深深地震撼了农村妇女,让婚姻法以艺术的形式深入人心。
  如今60多年过去了,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部戏社会教育意义虽已不适应当下,但其语言之鲜活和生动,到现在都是评论家们热议的对象。比如,在戏中,当婆婆知道李二嫂与张小六情真意切时,就借“骂鸡”来刺激她:“死鸡把我活气煞,从来不听老娘的话。当初我算瞎了眼,花钱把你买到家!鸣不打你蛋不下,闲得你整天把墙爬。你为啥这么不正经,引得那公鸡咯咯答?野得你白天满街串,疯得你晚上也不来家。只要离开老娘的眼,你奓撒着翅子就胡扑拉。”这些农村泼妇骂人的话,艺术化之后,让婆婆“天不怕”这个角色非常接地气,成为那个时代“恶婆婆”的代表。
  郎咸芬饰演的“李二嫂”清新流丽,朴素自然,与角色浑然一体。此后,吴萍、高静、吕淑娥、杨晓梅等历代“李二嫂”的扮演者对这个角色的把握都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与演绎,细腻、生动、传神,让“李二嫂”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一步步将这部戏打造成了吕剧的经典之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