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最美胡同
2017年11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馨若
  北京最美胡同是哪里?百度一下就得出“灯草胡同”的答案,这可是北京市民投票选出来的。据传,此地接近灯市,因售卖灯草(灯芯)而得名。走出地铁站,我们问路灯草胡同,不料,接连问了两三个人,都直摇头。这时,我看到路边一个白发苍苍歇息的老人,灵机一动:老北京人肯定知道!果然,她立刻就告诉了我们该怎么走。这也许真的意味着,胡同,蕴含了老北京的许多古老文化。
  常听人说:“北京的美在于胡同,胡同的美在于发现。”走进这胡同,我才发现此话不假。它就这样静静地躺在老北京城中,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探寻。刚到胡同口时,我也蹙眉于它的平庸,落后,甚至是凌乱。但当我走进它,才发现正因为有胡同的存在,北京才能是两个时代最完美的融合:走进胡同,仿佛掀开了一道门帘,从一个世界一头撞入另外一个世界。越往里走,我越痴迷于这样一幅复古的画卷里。那青檐灰瓦,朱红大门,威武石狮,倚墙老槐,此情此景,让人联想到:也许,每推开一道门,都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我们到时正好是中午,从高墙小院儿内飞出一缕缕的炊烟,街上拎着鸟笼,哼着小曲儿的老大爷也加快了归家的脚步,从后面看去,几个马尾辫儿上蹿下跳,飞转个不停,原来是本在巷口玩儿的小姑娘们也要回家啦。正午的阳光透过树叶笼罩着这条胡同。其中最著名的要数19号和37号。分别是清镶白旗汉军都统衙门和阿桂将军的府邸。
  我们住的四合宾馆在整条胡同的最深处,它是北京唯一一家明朝时期的三进式四合院。前台服务员很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梅兰芳先生的故居,他曾经在这里居住了6年。一进门,就是一面写有“福”字的屏风,整个四合院,一条长廊通向后庭,小花园里种满了花草树木,空闲的地方摆放着茶几和石墩。而我们的房间是最与众不同的,走过长廊,穿过一个小院儿,登上一人宽的旋转楼梯,它建在屋顶上,屋前还有一个阳台。更有趣的是,正值枣子成熟的时节,站在阳台上拉着周围枣树的枝丫用力摇晃几下,就听见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那一颗颗香甜、红彤彤的枣子就自己掉在了阳台上,我弯着腰捏捏这个,碰碰那个,自己捡了洗洗就能吃。稍微软点的枣儿就稀甜,硬的呢就甜中带点儿酸。这可是大师家的果子啊!沾沾仙气!
  一路奔波,我已饥肠辘辘,走到隔壁的礼士胡同,涮肉、炒馒头、新疆手抓饭、北京炸酱面一股脑冲进眼帘,我找了一家吃春饼的馆子。要了京酱肉丝、炒茄丝、一份单饼,就狼吞虎咽起来!
  夜色中的胡同,在橘黄的灯光下,更显得深沉和古朴。我和妈妈决定到王府井去逛逛,看到几个乘凉的老奶奶,就走上前问路。一个奶奶告诉我们出门往左拐走到哪再怎么走----她还没说完,另一个奶奶就插进来说:那么远坐公交去多好——结果旁边一个奶奶又说:不用坐公交----听得我们都糊涂了,最后呢,我们没听明白怎么走,她们三个反而吵起来了“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什么呀!”直到我们走远,三个可爱的奶奶还在各抒己见地“争吵”着,这就是老北京人吧,热情,又透着一丝傲慢。
  玩到九点多,我们才回到夜色中的灯草胡同。时间不早了,蛐蛐儿的聒噪声也低了下来,只听得风摇动老槐树的沙沙声,月光透过枝叶把整个胡同变得斑驳,昏黄的灯光照着我们回家的路,走过红檐灰瓦,稍一恍惚,顿觉从北京王府井的现代繁华一下子穿越到了民国初年。于是深深地被这种古朴而不失高贵的美所折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