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专著挂名”搅浑了道德清水
2018年01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唐伟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职称评价应摒弃从前“一刀切”的方式,提出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然而,记者近日暗访发现,在久被诟病的“论文经济”视野之外,部分高校教师为评职称争相买图书专著“挂名”的风气逐渐兴盛。围绕着图书专著的“挂名”,从内容代写、主编挂名到代购代销,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1月2日《北京青年报》)
  为评职称“花钱代购”发表论文或者专著,竟然成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达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催生了“论文经济”的繁荣。由此带来的弊端主要有两点:一是吹大了学术泡沫;二是大量的学术造假导致极大的法律风险和道德危机。
  职称改革“三不唯”原则,不失为对既有问题的正面回应,也是以改革除顽疾的对症下药。不过,路径一旦形成,就有强大的惯性与冲力,很难真正摆脱既有的路径依赖。买图书专著“挂名”的做法,从本质上讲属“学术造假”,是一种极端不道德的行为。至于商家打擦边球的做法,是否构成非法经营则另当别论。
  当然也应看到,对于“挂名”风气逐渐兴盛的造假行为,职称改革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或者说,职称评定的“论文要求”并无原罪。论文作为学术成果最直观的表现载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用论文去评定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相比于国内,一些国家学术造假的现象之所以相对较轻,根本原因并非利益诱发机制出现了问题,而在于惩戒和约束体系发挥了强大的限制功能,简单来说就是造假的成本太高,触发了个体的道德耻感并让其望而生畏。
  在对待学术造假上,简单的个例处理就可以看出国内外的差异。比如2014年,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张世友涉嫌抄袭论文10篇,学校作出了解除张世友教授岗位的聘任、撤销其校内所有学术职务和学术称号并调离教学工作岗位的处理;而同年,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论文造假案曝光后,除了她本人被开除并退还研究经费、人工费以及验证实验的费用,她的导师笹井芳树也不堪忍受舆论压力自杀身亡。
  调查发现,“辞去行政职务”或者“暂停招生资格”是国内高校处理学术造假的通行做法,比如重庆大学教授刘洪彪论文剽窃,最终的处理意见是作出深刻检讨并被免去相应的行政职务,复旦大学对三起学术论文抄袭的处理也采取了相似的手法。而在美国等国家,造假者将会被开除并被纳入“黑名单”,面临长期禁止从事教师业务甚至终身禁教的风险。
  公开售卖“专著挂名”搅浑了道德清水,对此不能迁就纵容,对始作俑者也不能轻易放过。对于泛滥成灾的论文抄袭、剽窃等造假行为,加大道德的惩戒力度显得尤为必要,利益天平失衡则无法起到反向抑制的效果。对于学术造假的不道德行为,可以效仿国外的经验,采取零容忍的原则,对造假者直接开除并纳入黑名单,同时发挥诚信体系的惩罚作用,使之陷入寸步难行的境地。再辅以舆论谴责与经济惩戒性赔偿,才能真正触及人心的道德耻感,达到“不敢、不愿、不能”的地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