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日照,他们尽了一份力
2018年02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多挣些钱,给儿子添补买套房”

  文/片 本报记者 化玉军       
  今年在山钢打工相遇后,小殷和老冯就成了一对忘年交。快春节了,他们干的给山钢做钢结构用来建设厂房的活儿也停工了。两人相约一起,在2月4日这天出发,回家过年。在日照火车站候车大厅,两个人轻轻地和记者交流着,说话间透露着一股朴实劲儿。
  小殷今年30岁,老家河北邢台,之前打工从未出过河北,去年听人介绍在山钢打工赚钱多后,他兴致勃勃赶来。“我们按照图纸做厂房的钢结构,我主要是做焊工。”小殷说,包吃包住,一个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让他还比较满意。老冯不会焊接,主要做一些打杂的活儿。
  在打工时,听说老冯来自河北邯郸,小殷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小殷对我很照顾,平时帮我打饭带水,前几天我手不小心碰伤了打了三天点滴,他照顾了我三天,这次回家的车票,也是他帮我在网上订的。”56岁的老冯对身边的小老乡很满意。
  小殷的女儿七岁了,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平时视频时,她最喜欢喊我要玩具,终于可以回家给她买玩具了。”小殷期待地说。
  老冯有两个儿子,都在北京工作,老伴儿自己在家,因为不会用网络,他就隔几天给家里打个电话。虽然自己年纪不小了,但仍在外打工,老冯是想给还没结婚的二儿子多攒点钱,“他还没买房子,我挣点给他添补添补。”满头银发的老冯坦然地说。
  因为一年到头没有周末休息,工地又离市区比较远,他们都没在日照好好逛过。但在山钢的一片天地,已让他们对日照有了感情,看着不断建设扩大的山钢,他们由衷感到高兴和自豪。
  当晚注定是难眠的一夜,他们要先坐车到济南,半夜时再在济南火车站转乘开向邯郸的火车,老冯在邯郸下车,小殷再继续北上到邢台下车。“这不算什么,想想要回家了,我还挺激动。”老冯笑呵呵地说。
  新的一年,两人希望能赚更多的钱,给女儿买玩具,给儿子买房……
“为日照建高铁,我很荣幸”

  文/片 本报记者 化玉军    

  2月4日下午3点,日照火车站候车大厅,坐在一个大行李箱和一泡沫箱海鲜旁边的,是来自山西榆次的柴先生。他正等待着5点出发的K52次列车。这一年,从辽宁到湖南,从福建到山东,他辗转四地修建铁路,终于等到节前工作不太忙,回家过年。
  33岁的柴先生,是中铁三局的一名大型养路机械操作司机,哪里修铁路,他就跟到哪里。去年年初,他在沈阳忙碌京沈高铁沈阳段的建设,之后又赶往湖南修建黔张常铁路,后来又到福建修建赣龙铁路,到了去年11月,又来到日照修建青日连高铁。
  “你要问我什么时候能不再那么忙?只要中国修建铁路的步伐不停,我们就不停。”柴先生笑着说,作为一名养路机械操作司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开着机械从铁轨上走过,把铁路钢轨压实好,打磨好,为后续的高铁检测车顺利检测做准备。每个小时,他只能前进六七百米。
  工程紧任务重,工地上都是倒班工作,24小时不停歇。柴先生和同事们倒着班,每天也要工作10多个小时。平日里想家了,因为还要休息好,柴先生都是利用不长的空闲时间和老婆、孩子视频会儿。儿子6岁了,自己陪在他身边的时间屈指可数,柴先生有些歉疚,“那怎么办?得挣钱养家,得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做贡献。”柴先生无奈但又不失幽默地说。
  这次回家,他特意带了日照的海鲜,大大的泡沫箱里,有梭子蟹、对虾和蛤蜊。“这边的新鲜还便宜,也让他们尝尝鲜。”柴先生笑着说,看到日照不少地方卖小葫芦,他还单独给儿子买了小葫芦当礼物。当天夜里,他将在德州下车,随后转向开往榆次的火车,第二天清晨,他就能抱上一年没见的儿子了。
  “听说这是日照将要通的第一趟高铁,想想我也在其中尽了一份力,很荣幸也很高兴。”柴先生笑着说,新的一年,他要继续尽心尽力,修建好青日连高铁,然后再奔向下一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