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流”支撑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建设中国能源大学
2018年0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提到,要夯实动能转换新支撑,适应新时代新趋势新要求,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提供坚实保障。

  本报记者 张玉岩        
建成全省统一
“12345”政务热线

  建设一流的服务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包容创新、审慎监管、运行高效、法治规范的服务型政府,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下一步将加大改革力度,与国际惯例对标,向先进省份看齐,高水平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积极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链审批、一照一码走天下”,吸引各类创新资源、创业主体向山东集聚发展。推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
  开展新兴经济领域管理权责重心下移试点,将部分有利于促进动能转换的省级行政权力事项依法下放或委托设区市实施。
  建成全省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提高中介服务标准,清理和规范政务服务涉及的各类认证、评估、检测等中介服务项目。
建设职业教育试验区
筹建山东创业大学

  除了一流的服务政府,最重要的是一流人才队伍。山东将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实现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才红利转变。
  规划中提到,要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中国康复大学、中国能源大学,加快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医科大学建设。新工科优先发展,增设面向新经济、新产业的学科专业,建设新型高端智库,造就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创业创新培训,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筹建山东创业大学。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培养造就具有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在人才引进上,建立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的引才机制和服务模式。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来鲁工作、创新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才签证、工作许可审批服务。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在山东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打造一批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专家服务基地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引进培育“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对高端紧缺人才,实施科技成果转让、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在部分新兴经济领域探索实施特殊管理股权制度。
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前期研究论证

  建设一流的基础设施,要着力打造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便捷高效、安全坚固的综合支撑体系。支持济南机场升级改造,建设青岛新机场,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2个;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打造现代化港口群;实施能源保障、能源网络和能源优化工程,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5G联合研发、试验和商用,提升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水平。
  铁路上,打造“三环四横六纵”的快速铁路网络,完善“四纵四横”货运铁路网。加快济青高铁、青连铁路、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济莱高铁等项目建设。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研究论证,支持烟台建设中韩铁路轮渡。
  轨道交通方面,推进济南、青岛地铁和轻轨建设,规划建设淄博、烟台、潍坊、济宁、临沂、威海等市轨道交通。
  推动潍日高速、青兰高速、文莱高速、济泰高速、济青高速、滨莱高速、龙青高速、京沪改扩建。规划建设青岛蓝谷机场连接线、济南绕城高速外环线、潍坊至胶东机场快速路等项目。
  此外,推进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启动济南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新建菏泽、枣庄、聊城机场,实施济宁、潍坊机场迁建和烟台、威海、东营、日照机场改扩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