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十大金曲有几首你熟悉
别让音乐失去原创和多样性
2018年08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2018亚洲新歌榜年度盛典”上公布的“年度十大金曲”歌单引来颇多争议:有听众对其中绝大多数歌曲表示不熟悉甚至没听过,更有悲观的听众认为榜单完全被包括TFBOYS、鹿晗等所谓的“流量歌手”占据,华语乐坛后继无人……而回看已经连续举办三年的“亚洲新歌榜年度盛典”奖项名单不难发现,流量歌手的存在感正逐年增强,华语乐坛似乎已经进入“流量时代”。
  华语乐坛
进入“流量时代”

  同“流量明星”一样,“流量歌手”是指那些粉丝数量多、对粉丝的影响力强进而拥有高商业价值的歌手。随着音乐媒介的发展,华语乐坛由传统的唱片工业体系时代过渡至电视选秀时代,再到如今的流量时代;粉丝也依次经历了在音像店前排队购买唱片、给电视机前喜爱的选秀歌手短信投票,到如今在网络上付费投票与下载的过程。同样是“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的模式,但时下歌手所在的运营平台与经济公司等对于听众的收割方式更为精妙,也更加多元化。就拿“2018亚洲新歌榜”的榜单计分规则来说,其有播放、分享与付费下载三种计分项,其中后两者的权重远高于播放;也就是说,除了花钱下载心仪歌手的歌曲之外,还需要尽可能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动攻势,以保证作品与歌手能获得更多潜在听众的关注,进而使潜在听众完成被吸引——播放——付费/分享的闭环。“亚洲新歌榜”并非个例,其他平台榜单的计算规则也颇为相似。
为了维持流量
许多歌手“不务正业”

  音乐与影视、游戏等产业类似,也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在各个渠道上增加曝光量,提升关注度,才有机会将这些曝光量与关注度转化成为作品收听次数、讨论度、数字唱片销量、代言费用等切切实实的效果数据。这也就造成了音乐作品与流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倒置:曾经能为歌手带来高人气高话题度、作为歌手立业之本的音乐作品,现如今却越来越不重要,成了歌手流量的附庸。
  正因如此,为了维持流量水平,许多歌手不得不牺牲相当多原本应当用于歌曲创作的时间,转而去参与热搜话题炒作、综艺节目录制、广告代言、商业演出等与音乐作品本身相关性不强的活动;久而久之,歌手的业务能力必然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音乐产业日益复杂化,绝大多数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经纪公司与运营平台采取的是偏保守的经营策略,即将资源重心偏向商业价值高的流量歌手身上,忽视了拥有强实力的新人歌手,致使其作品只能在逼仄的角落中吃灰。这种变相堵住新人向上流动的通路、阻碍乐坛新生力量发展的做法,也致使头部流量歌手缺乏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驱动力,进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流量当道
作品质量大幅下滑

  上世纪最后十年到本世纪初十年可以说是华语乐坛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百花齐放:听众既可以欣赏到融合了R&B及英伦曲风的周杰伦,也对把昆曲与管弦乐结合的王力宏印象深刻,诸如方大同等唱作能力强的歌手可以包办一张专辑中不同风格的作品,甚至去给其他歌手写歌、担任制作人,类似例子数见不鲜。如今,这种崇尚多元化、鼓励原创音乐的氛围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跟风借鉴、是模仿抄袭、是如流水线工厂一般的音乐制作。互联网上何种类型的音乐有人气、受欢迎,就大量产出同样类型的作品。前不久类似《学猫叫》等“魔性洗脑”类型的音乐在网络平台上爆火,市场上旋即出现了诸多风格相似的“神曲”,甚至还有流量平台鼓励这种模仿跟风的模式。从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流量虽是一剂猛药,但药效总有过去的一天,市场终将回归理性。因而,适当“拧一拧”华语乐坛的流量让其“缩水”,保持音乐作品的多样性与原创性,明显更有利于音乐产业自上而下的多元化与圈层化发展。
        (沈公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