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硫磺八角”,能否强制检测

齐鲁晚报     2020年09月23日
  □冯海宁

  每年8月,全国各地批发商都会赶到广西南宁市三塘镇采购八角。这里的高峰天然香料物流中心是当地最大的八角交易市场,一天出货量高达300吨。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个庞大的交易量背后,却有着一个公开的秘密:八角市场正在被违规的“硫磺八角”吞噬。据检测,这种八角的二氧化硫超原标准16倍。
  广西是全国八角主要产区。然而这里的八角却与硫磺扯上关系。新华社2012年曾报道,九成八角靠“硫磺熏蒸”保鲜。曝光之后,当地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加大执法力量,增加抽检频次,以制止硫磺熏制八角流入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环节。但报道显示,之前治理曾让硫磺八角淡出过一段时间,却未从市场消失。
  多数商户用硫磺熏制八角是受利益驱使,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加色泽、防止腐烂。但残留在八角中的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会对呼吸系统、肝脏、肾脏造成伤害。所以,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八角硫磺属于违规,且不符合《食品安全法》中“禁止生产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同时,监管缺失也是硫磺八角公开流通的原因之一。按说,交易市场应该监督商户规范经营,但上述市场变成了“同伙”,在有关部门“检查的时候市场会提前通知”。按说,硫磺八角是公开的秘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应该知道,理应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但从实际情况看,硫磺八角并未“熏”醒监管者,未见持续有效治理。
  “取证难、不好管”,是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投诉者的回复。取证难吗?笔者以为,只要监管者采取不打招呼式的突击检查,很容易取证。因为硫磺八角刺激性气味很明显,检测八角就能发现超标。也就是说,“取证难、不好管”完全是不作为的借口。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出口八角都需要质检报告,而市场上大多数商户无法提供,所以,硫磺八角主要被国内消费者食用了,而无硫八角多数都出口到国外。大量问题八角流向餐桌,让人无法接受。因此,频频出问题的八角等食品或者佐料,不妨参照出口食品的管理方式进行监管,经过检测才能上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应该对频出问题的食品及佐料(比如八角)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如强制检测。这既能保障消费者权益,也能维护采购商、制药企业、香料企业的利益。当然,要求批发、零售环节提供检测报告(须警惕虚假检测报告),并不代表监管部门不再检测,监管部门还要再把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