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分数更重要

齐鲁晚报     2021年08月01日
  □闻之

  近期三联《少年》刊文指出:对于正在读小学和初中的孩子而言,学习中的思维能力远比考试分数更重要。该文章认为,9—16岁是人生的里程碑阶段,各种困惑会扑面而来。孩子的心智发展已能支撑他们进行大量的独立阅读和思考,却不足以解答越来越多的困惑。
  文章认为,正在读小学和初中的孩子,很难完全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困惑的有效路径和方法。除了学习知识,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更需要的是建立自己独立的思维判断体系,在不断的思索中探寻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而作为家长,切莫因自己的育儿焦虑和“名校情结”给孩子造成压力。
  想到之前那则北大教授吐槽给女儿辅导作业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对孩子如何因材施教,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又一次引发热议。对于6岁就能背《新华字典》的丁教授而言,看到女儿成绩不佳,哪怕只是因为学习衔接等因素,就导致其在孩子的教育上问题上产生急躁与高压,而这种焦虑心理更会传导给孩子使之更加焦虑。
  仔细分析一下,父母都是曾经的“尖子生”,内心怀有深深的“名校情结”,因此接受不了孩子的相对平庸。其实从科研成果来看,遗传对智力确实会产生一些作用,但可塑性极大。也就是说,高智商的父母并不必然就生出高智商的子女。父母都是985、常青藤名校的高材生,并不意味着孩子也必然轻轻松松考上这些名校。父母一旦思想上这样认为,行动中必然会“跑偏”。
  另一方面,竞争压力下的不断自我加压,导致心理失衡,动作“变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于是压力成倍数地放大。他的孩子报辅导班,我的不仅要报班,还要购买名师专享课;他的孩子一周报三个班,我就要报五个。这种竞争,这些选择,家长疲于奔命,付出大量的时间代价,甚至是超出承受能力的资金压力,仍在咬牙坚持。
  而对孩子来说,更是痛苦不堪,可能压根儿就没这方面的特长,根本就不感兴趣,也不过是应付了事,更不用说从中体会到什么乐趣了。时间长了,孩子累了,要么消极以对,要么叛逆对抗。本来一家人其乐融融,不由自主地“变形”成横眉冷对、剑拔弩张。一旦处于这样的僵局之下,又怎能培养起孩子良好的能力和素质,去应对真正的挑战和竞争呢?
  有教育专家指出,这样的“焦虑”是中国现有社会结构下长期存在的现象。在教育这个“战场”上,不同人群表达着不同的诉求,就此展开激烈的博弈,但无论什么样的博弈,家长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给予同样需要高度重视,应注重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事实上,北大的丁教授已经改变了他的观点,他介绍说,他已经顺利渡过了这道“难关”,对孩子的教育,再没有所谓的“名校情结”,孩子在学习上任其结合自己的兴趣发展,使之具备自己独立的思维体系。丁教授认为,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到的地方,甚至是过人之处,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就用这样一个单一的尺度,来看待孩子。你应该善于发现孩子身上其他方面的优势,找到最适合他的路径来协助他,让他在这个路径上充分发展,精神生活富有,思想阳光灿烂,这样每一个人在未来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孔子就曾主张“有教无类”,同时还主张要因材施教。事实上,孔子在教育上常常因人而异,同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如叶公问政,孔子的回答是“近者说,远者来”;季康子问政,孔子的回答则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显然针对不同身份的人各有所强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推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还特别重视“寓教于乐”。
  对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善于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关键在于真正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给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充分自信,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丁教授就是用这个办法,完美解开了困扰自己和孩子的那个“结”。那些遇到同样问题的父母们,也不妨一试。
  每一颗星星,都会散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这些星星点点,所汇聚成的就是深邃博大的灿烂星空。有句话说得好,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探索未知世界的心,它需要在自己的独立思维中展开,最初孩子们是在父母身边进行探索,随着年龄的长大,他们接着就是要在广阔的世界中行走,去探索更深的未知的更大的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