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是经三路

齐鲁晚报     2022年08月10日
  □孔令阳

  草莓熊、玫瑰花、爱心红绿灯……现在的济南经三路与一切浪漫挂钩。
  不知道从哪天起,这条窄窄的小路成了无数年轻人打卡拍照的网红路,而在我的记忆里,它永远是儿时姥爷牵着我的手走过的,尽头为人民公园的那条充满市井气息的老街。
  自开商埠的百年来,经三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起伏。
  上个世纪初,这里是繁华的中心,自开商埠让济南迅速成为时代的“新星”,经济和文化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一切,经三路都有幸见证。
  我与它的缘分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姥爷带着一家人迁居到济南。四十年、三代人,从未离开过那个名为经三路240号的小院。在妈妈口中,她儿时的经三路也是热闹非凡的。
  而当在这条路上跑着的人变成我以后,一切却不复从前。儿时,经三路是我常常会踩到一摊油渍、被没有秩序的车辆塞得满满当当的拥挤小路。在城市东跨的步伐中,济南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却渐渐忘了这些曾经繁华的街巷。时代在不断向前,可它们被留在了原地。开埠近百年后,这里竟然成了落后的代名词,附近居民的老龄化也让它再难寻觅曾经的熙攘与活力。
  好在总有人正年轻。近几年,人们愈发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借助着商埠区保留下来的老建筑,再辅以合理的商业运作,经三路便一跃成为济南时尚与浪漫的代名词。年轻的脸庞和悠久的历史完美融合,将百年前恣意的火焰重新点燃,将年轻人的目光再次集聚,我也不能免俗。
  可是,当我每次陪着姥姥站在街角等红灯变换时,我还总是会想起记忆里的那条经三路。
  夏天总是很热,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山公园南门外那个撑着桌子、放着扎啤的小店,角落那台快要冒雪花的小电视机里伴着电流声传来的为足球的呐喊……玻璃杯彼此碰撞,白色的泡沫从杯沿飞出;漏勺舀起的那盘毛豆被脚下生风的老板推到青年们的手边,“老板,再来一杯”的招呼声不绝于耳。
  初秋,满目金黄。九月末的晚风是难得的温柔,傍晚的夕阳染上地平线的尽头,仿佛用胶片定格了岁月,抓住了没来得及逃跑的故事,木门里的那声轻唤从几十年前传来。余音之中好像能看到那时的少年赤着脚踩过坑洼不平的老路,笑声吵闹,让住在巷口的那个脾气暴躁的老大爷抄起木棍抬腿就追。
  寒冬,人行道上厚厚的一层枯叶给坚硬的砖石铺上了一层细软,叶脉断裂的声音伴着呼啸的晚风传进人们的耳膜。我喜欢日落时的中山公园,假山上的那座亭子和环绕着陈旧书香的济南老图书馆,还有早已不复存在的那架秋千。
  春日,道路两边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为这里增添了浪漫,当枝叶相触,阳光细碎,陈旧的街道被镀上柔和的金光,人们三三两两推开木门,摇着蒲扇,拉着家常,午后的时光便悠然流淌。
  几十年后,当年倚着门框互话家常的阿姨已经垂垂老矣,脸上的皱纹是岁月的痕迹。这条路也在时光的长河里走了很久很久,它不断见证着过往更迭,沉淀了历史的记忆,记住了人们的笑脸,兜转百年时光,它却始终年轻。
  不论是曾经走在时代的先锋,还是儿时市井拥挤的无奈,抑或是如今的时尚浪漫,她永远都是我心中如宝藏般珍贵、永远不会被时光冲刷掉的痕迹。
  因为,它是经三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