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更新思想观念……
非遗园不仅仅是个游玩的地方
2015年01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工人在紧张施工。
     “以前孩子想去游乐场,只能去泰安的方特,距离远不说,还累。”家住槐荫区美里社区的韩女士说,等咱们济南的非遗园开业后,就不用跑那么远了。作为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项目最全的非遗园,自2012年底开工建设,便聚焦了泉城人民的目光。它不仅结束了省城没有大型游乐场的历史,还将提升西部新城的文化旅游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为济南的发展添瓦助力。

本报记者 许建立 见习记者 朱文龙                           
木质过山车已搭建完成
  27日下午,记者来到非遗园所在地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镇。一下车便看到一排高二十多米的仿古建筑,四阿重檐,蔚为壮观。从远处观,墙体淡黄,瓦当青灰,天空湛蓝,给人一种舒适感。从拱门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非遗小镇”,在这里,林林总总的亭台矗立,恍惚间,宛若江南。站在一处凉亭中,凭湖眺望,西域的火焰山与杭州的雷峰塔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沿着园区主路前行,女娲补天、熊出没剧场、梨园游记等不同风格的主题场馆,都在紧张地施工中,有的场馆主体已经成型。
  在非遗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两座已架设完毕的过山车。“这两座过山车,一座是美国木质过山车,一座是荷兰威克玛过山车,全由国外进口,施工人员耗费数月才搭建起来。尤其是这个木质过山车,项目名叫‘丛林飞龙’是全国首个木质过山车,主体由松木构成,全部由美国进口,全长1公里,最高处高达32米。”非遗园的工作人员霍女士说。
  据了解,非遗园一共有八个功能区,每一个区域都借助高科技的形式,与非遗文化相契合。
  “现在非遗园的室外游览项目基本上已经完成,但是有些场馆的内部装饰还没有完成。”非遗园项目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按照规定,游乐园的游乐项目需要经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查后才能使用。“我们初步打算是在今年3月底开园营业,不过具体的时日,要视检查结果来定。”这位工作人员说道。

农民变市民,不再种稻采藕
  “现在非遗园这片,工程进行得热火朝天,有谁能想过,在2012年的时候,这里是一片稻田和池塘?”家住槐荫区吴家堡街道中赵庄的陈先生说。
  陈先生一直生活在中赵庄,他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我几乎每天上班的时候都要路过非遗园,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过两三趟。”作为中赵庄的居民,他对建在家门口的这个游乐场很关心。
  “非遗园位于吴家堡中东部,涉及到了六个村,村民一半以上都是以种稻采藕为生,收入也就万把块钱。”陈先生说,吴家堡的村庄在槐荫区属于经济落后地区,集体经济不算发达,以农业经济为主,村民意识也相对保守,但这几个村比起西部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发展水平还算好的。
  陈先生说:“随着非遗园项目落户这里,我们的生活也逐步发生改变。周边的路网条件和环境逐步变好,村民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市民’而不是‘村民’了。”
  对于陈先生来说,非遗园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非遗园从一名嗷嗷待哺的婴儿,到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其中的每一步变化,都让他倍感欣喜。他说,非遗园的出现,为整个吴家堡街道办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非遗园将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在探访中,记者发现有许多年轻人结伴来非遗园面试。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小李对记者说:“我觉得非遗园的前途不错,就过来看看。”她说,她有个老乡前来面试,被录取上了,现在已经在郑州进行培训了。
  “这些都是我们非遗园建成以后所带来的效应。”霍女士说。据她介绍,非遗园全部位于吴家堡街办辖区内,所在地涉及宋庄等6个村的土地,这些村庄整合后,将有7000余名村民面临统一安置。“非遗园开园后,将消化至少1500名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在非遗园进行就业培训后,将主要从事导游、保洁、绿化等工作。霍女士说,现在主要缺乏的是技术工人,行政等职位招聘的很少。
  非遗园项目的建成,直接受益者不只是园区所在地村庄的村民。开门纳客后,园区多项工作也需大量劳动力完成。据估计,非遗园建成之后,可以带来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拉动超过30亿元。吴家堡街道办相关工作人员透露,非遗园配套设施辐射到街办辖区一二十个村庄,项目同时还会带动周边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除在园区内的直接就业岗位外,将间接为当地百姓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前景不可估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