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将实现“青岛制造”
青岛发布今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中科院在青院所将达10家以上
2015年01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科院青能所万晓波博士带领的团队研发的新型聚氨酯水凝胶打破国外垄断局面。(资料片) 李珍梅 摄
   本报记者 李珍梅 实习生 任静
  今年,岛城将开展大沽河水质监测、PM2.5前驱物治理,并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领域零的突破。27日,青岛市科技局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大会中提出,提高科技惠民能力、开展民生科技将是今年的工作重点。
中科院驻青院所 今年有望“破10”
  在27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青岛市科技局下发了2015年全市科技七大工作要点。
  今年,市科技局将深化与中科院战略合作,强化中科院驻青“2所+7基地+1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引进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沈阳自动化所,实现中科院在青院所数量“破10”目标。深化与高校、央企全面合作,加快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哈工程青岛船舶科技园、哈工大青岛科技园、大连理工青岛新能源材料研究院、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天大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机械研究总院青岛分院等机构引进建设。推进与西北工大、北航、中国计量院等高校院所合作,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深入实施青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年内重点支持5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推进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争取更多科技人才入选“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提升人才发展质量。充分发挥大院大所、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作用,集聚3000名以上科技人才。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实现零的突破
  今年,青岛将强化“蓝、高、新”科技支撑,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力争达到850家。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围绕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特种船舶和海洋仪器装备、机器人、石墨烯、生物疫苗和干细胞等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
  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实现岛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领域零的突破,带动电控、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鼓励扶持科技研发 新增千家入孵企业
  今年,青岛将加快实施“千帆计划”。完善千帆企业库,出台系列配套实施细则,针对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初创、成长到壮大各阶段的“瓶颈”,采取多种普惠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基金、风险补偿等手段,支持企业的首投、首贷、首保,加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设海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2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0家企业研发中心培育基地。
  发展创业孵化服务,新增入孵企业力争达到1000家。
监测大沽河水质 新增科技特派员30名
  今年,青岛将实施生物育种创新工程,强化农业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技术支撑,开发新品种10个以上。推进大沽河流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打造青岛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中心,重点开展大沽河水质监测、三产融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等示范应用。加强农机装备、智慧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研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新认定科技特派员30名,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
  重点开展PM2.5前驱物治理、地铁能源综合利用、分布式生物燃气改造、土壤污染修复、餐厨垃圾资源化开发等示范应用,提升对生态改善、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发布第二批节能减排与低碳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推广清单,促进相关产业的低碳升级改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