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道德银行”,让学生当管家
道通实验学校用“三适”教育营造“体验式德育”
2015年05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参加升旗仪式。
  班级议事会师生都是主体。
  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学校开展科技节。
     立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德育处于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育人比教书重要,体验比说教重要”,这句话不仅说明了德育的重要,也指出了德育的方法。传统的德育模式常常表现为“老师说,学生听”的说教式。这种方式下,学生是被动地接受道德教育,往往缺乏效果。章丘市道通实验学校自2011年建校以来,一直站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突破和超越传统办学模式,把特色办学作为学校发展腾飞的内驱力,努力为学生创造“适合学生、适合社会、适合未来”的“三适”教育,大力实施“体验式德育”,使学校成为一所有特色的示范名校。
  “体验式德育”强调德育来自学生实践,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感受、获得教育。这种源自学生内心的体验、感悟,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在实践中,章丘市道通实验学校主要通过让学生体验学校管理、开展班级议事会、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等方式实施“体验式德育”。

  通讯员 侯爱花 翟玉强             
体验学校管理 学生变身“大管家”
  教师管学生不如学生管自己。为了激发学生遵守学校规章的自觉性,道通实验学校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双主体管理”。双主体管理包括“全员管理”和“竞争式班级管理”两方面。这种管理方式的实施,让每一位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小主人,可以参与学校管理。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转换了角色,思想意识从被动变为主动,从“学校不让怎样”变为“我不能怎样,我可以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锻炼了管理的能力,体验管理的艰辛,从而提高了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
  “全员管理”模式设置了学生管理岗。每个人都是某一岗位的管理者,在其他岗位又是被管理者。学校共设立了安全、学习、公务管理、卫生、纪律五类大的管理项目,每类管理项目下又分设细的岗位,层层细化,深入到学校管理的角角落落。如每天每个课间每个楼层的楼道内纪律,设置了学生监督岗,督查课间纪律,倡导文明举止。在其他方面,管理岗位细化到哪块瓷砖由谁来清理,哪个凳子由谁来保管,哪个窗户由谁来关,职责明确,管理无缝隙。这在学校中形成了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管理潜能。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中找到了归属感,激发了责任感,获得了实践经验。他们在管理中更加明确了学校的要求,并且为树立自己作为管理者的形象和威信,自觉遵守学校规定,逐步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良性循环。
  在“竞争式班级管理”中设置了“复式班委”,两组班委一组岗上管理班级,一组监督评价,一定时间后互换。两组班委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互相对比、互相学习,在监督评价中学会了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懂得了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在这个体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适应竞争的良好心态和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习得无需老师生硬说教,是学生在学习管理、体验管理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是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的,所以效果也就更好。

学生班级议事 自主讨论形成解决办法
  班级既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为促进班级管理规范化、高效率,道通实验学校设立了班级议事会。
  班级议事的内容涵盖班级卫生管理、纪律管理、优秀学生的选拔、班级活动的开展、重大活动的安排等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班级议事会的议题可以由学校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提出,也可以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提出,还可以由班委提出。
  班级议事会与班会最大的区别是即时性、现实性和自主性。即时性指班级议事会召开的时间可以是固定的,也可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时召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课间出现了不文明行为,甚至有一定安全隐患,班主任可以即时组织班委召开班级议事会,讨论相关人和事。通过全班同学讨论,从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现实性是指班级议事会所议内容都是从学生学习生活中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所以,学生的体验也就更深刻,所受的教育也更具有实际意义。班级议事会的自主性体现在班级议事会由班主任或班委主持,重点在学生自主讨论,教师起到协助、指导和总结作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源自学生的讨论,所以学生体验更深刻,对会上形成的决议更容易接受,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班级议事会本着及时沟通、实事求是、开诚布公的原则,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班级事务的参与度,调动了学生管理班级事务的积极主动性,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班设立“道德银行” 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道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如果学校德育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那就会使学生知行脱节、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这种“空中楼阁”、喊口号、重形式的教育也使本应天真单纯的小学生,戴上了重重“面具”,学会了“说一套,做一套”,也就失去了德育教育的意义。因此,提高学校德育水平,还是要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着手,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教育。
  道通实验学校在寒假期间,深入广泛开展假期实践活动。如,学校在假期围绕“爱、责任、创新”主旋律,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我的进步共分享”、“我的未来我做主”、“我的爱心我奉献”活动。“我的进步共分享”让学生向家人汇报成长进步成果,包括自己的学业和才艺,也可以讲述校园新变化。学生在与家人分享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了自信。“我的未来我做主”活动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走上街头,当起“小小卖报员”,体验“工作”的乐趣和艰辛;有的到相关组织或团体学习蛋糕制作,体会动手的乐趣、收获的愉悦;还有的在家长的带领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自然之美和环保的重要性。“我的爱心我奉献”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帮助身边的人,如,可以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生活能力,回报父母之爱;可以在公共场合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残疾人等,奉献爱心,弘扬正能量;可以帮助同学学习,提高成绩,增进友谊。学生在实践中切实体验到、收获到的,是在课堂上、教师的口头说教里无法真切感知的,学生得到的道德感受也更鲜明、更真切,甚至是铭记终生、影响终生的。
  “体验式”德育注重评价的多样化。章丘市道通实验学校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体验的积极性,设立了“十星学生”的评选,如助人之星、诚信之星、劳动之星、环保之星等十种模范称号,每周在班级黑板报中进行表彰。在楼道展板内为每个班级设置了“点赞台”,表扬优秀,倡树典型。在各班内设置“道德银行”,即时记录班级的好人好事,凝聚班级正气。学校还为每一位学生设置了一本“成长手册”,记录学生成绩,并每周让学生对照手册中的规范歌进行自评。每学期,教师和家长在手册中对学生进行总评,写上对学生评价的话语,形成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体验式德育”以其立足于实际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培养人、塑造人,以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让德育全面渗透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得到教育,培养适合社会、适应未来的高品质人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