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爱心妈妈、爸爸走进留守儿童校园
父母去打工,他们不孤单
2015年06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爱心妈妈为孩子们带来了各种读物。本报记者 康宇 摄
     本报济宁5月31日讯(记者 康宇 通讯员 李军) 5月29日,国网嘉祥县供电公司举办了“关爱留守儿童,彩虹爱心妈妈服务站进校园”活动。活动中,爱心妈妈、爸爸们与孩子们一起参加了“亲子”互动游戏,并为每个孩子都送上了节日礼物。
  嘉祥县是个农业县,劳务输出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多达十几万人,全县有留长儿童近3万名,山东省第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就建在这里。
  在结对现场,不仅有“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的身影也多次出现。庞豪是嘉祥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就在这次进校园的活动中,是庞豪和小景博的第一次见面。在“你比我猜”的游戏当中,小景博和庞豪默契十足,短短3分钟,便猜出了8组词语,夺得比赛第一名。“父子”俩不禁拥抱庆祝。庞豪今年29岁,小景博是他结对的第二个孩子。“我自己的孩子1岁了,有了孩子后,才对父爱有更深的体会,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温暖。”
  在亲情上关爱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鼓励和帮助他们,做他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这是对爱心妈妈提出的基本要求。在结对帮扶中,爱心妈妈们因人制宜、对学习成绩差的,请有责任心老师与其结对;双亲外出打工的,开展过节回家、交心谈心活动。目前,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开展的“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已由节日型转向经常型、由任务型转向感情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