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弟弟和农村哥哥一起过“六一”
20位滨州市城区的孩子与20位沾化冯家镇的孩子结对过儿童节
2015年06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颜语宏坐在巴畅自行车后座上,反把妈妈落在后面。
本报记者 杜雅楠 摄
  5月30日上午,滨州市文化馆群星爱心艺术团走进市儿童福利院,陪福利院的小朋友一起欢度节日。此次爱心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共有50多名爱心演员参与。他们全部来自全市具有文艺基础、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市民,有老艺术家、也有普通市民和学生,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十几岁。他们都带着自己的绝活和才艺与福利院的孩子们共同表演节目,为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带去了欢乐和关爱。
  本报通讯员 吴延香
  本报记者 郗运红 摄影报道
  5月31日上午,“手拉手儿童康复中心”的40多名特殊儿童来到蒲园,免费体验了部分游乐设施,在“六一”儿童节前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本报与滨州市蒲园管理处联合主办了此次活动,来自“手拉手儿童康复中心”的40多名特殊儿童中有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也有其他脑部疾病儿童。
  本报通讯员 王红霞
  本报记者 李运恒 摄影报道
  本报5月31日讯(记者 杜雅楠 通讯员 王明) 星期六本是睡懒觉的好日子,但清怡小学一年级的颜语宏不到7点就被妈妈叫起来了。他要去沾化冯家镇第六小学,见另一个小朋友,到他的村子,去他的学校,一起表演,一起吃饭,过一个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
  颜语宏的妈妈告诉记者,5月28日午,自己得到了冯家边防派出所民警组织“阳光下成长 六一乡村‘边行记’”活动的通知,立刻就给儿子报了名。“我儿子从小就在城里长大,每年的六一都是学校里演出,这次这个活动很有意思,可以让孩子去农村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过儿童节的,还能认识新的小伙伴。”
  记者了解到,这次活动共有20位滨州市城区的孩子与20位农村孩子结对,吃一顿农村的家庭便饭,在乡村的小学里表演节目,与各自的新朋友一起过儿童节。
  路上,坐在车窗边的颜语宏对窗外的风景充满了好奇,拉着妈妈问东问西。他还精心准备了节目,要给村里的小朋友表演吹笛子。接近中午的时候,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冯家镇第六小学的孩子们已经等候了一个上午。简单的欢迎仪式后,孩子们在教室里见到了自己的新朋友。颜语宏仰着头看着身边的小朋友一个接一个与自己的新伙伴握手,小眼神羡慕不已。“你好,我叫巴畅,上五年级。”一只皮肤黑黑的手伸到颜语宏面前,妈妈开心地把这个叫巴畅的男孩让到儿子旁边,“快叫哥哥啊儿子,告诉哥哥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两个孩子很快聊到了一起。该吃午饭了,在巴畅的邀请下,颜语宏和妈妈一起随巴畅回家。“我要让哥哥带着我!”颜语宏把妈妈丢在身后,跳上了巴畅的自行车。“这么一会儿就和他哥哥比和我还亲了!”颜妈妈无奈地说。“我该给这孩子买点礼物。”路上路过一个小超市,颜妈妈给巴畅买了牛奶、零食。
  到家之后,巴畅的妈妈把客人让进屋,为了迎接这位来自城里的小客人,巴畅妈妈提前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洗好了水果,摆好了零食。“买什么东西啊!”“来一趟挺麻烦你的!”“你们来我开心还来不及呢!”两个妈妈相互问候,小哥俩已经一溜烟跑到屋里。7岁的颜语宏一点也没拿自己当外人,大口大口的吃起了水果和阿姨准备的糖果。巴畅则忙着给这个小弟弟开电视、开风扇、拿雪糕。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午饭,两个人在客厅里看着电影,尖叫声和笑声一次次从屋里传出来。“饭好了!快洗手吃饭!”颜语宏第一个冲到厨房,帮两个妈妈端菜上饭。
  下午的演出,颜语宏表演了笛子独奏,与自己一同前来的城里孩子也都表演了精彩的节目。颜妈妈说:“这次真是没来错,我儿子天生自来熟,到了巴畅家里吃喝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农村的孩子懂事早,巴畅处处让着颜语宏,希望他们以后能成为好朋友,巴畅也能经常来我们家里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