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初中语文老师
2015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自若 

  上中学时正值文革,当时刚建校,教师非常缺,教我们的老师都是从各地分配来的一些“牛鬼蛇神”。教语文的是这些老师的“蛇头”,姓张,胶东人,看上去足有50岁了,精瘦,满脸皱纹,是个不爱讲话的小老头。教我们的时间长了,才知道他只有40多岁。 
  我最爱听张老师的课,别看他平时不爱讲话,讲起课来特别生动有趣,让人听得津津有味。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作文更是突出,几乎每篇作文都作为范文读给同学们听。当看到张老师在台上抑扬顿挫地朗读我的作文时,我总感到一种满足,心里乐滋滋的。那时候,张老师也非常喜欢我,还常把我叫到他的宿舍,给我吃小灶,说我这样努力下去的话,将来肯定有出息。 
  然而,我们刚进校几个月,全国就开始闹学潮,那时,老师我们都不喊了,都直呼其名,有的甚至就喊“臭老九”,多数老师都被同学们贴了大字报。看别人这样,我的情绪也十分高涨,也想给老师写大字报表现一下,有同学劝我,说我家是红色家庭,革命应该早一些,该给张老师写大字报了,而我又最合适。 
  一连几天,我和同学们都不上学了,就在家给张老师写大字报,同学们说,我写。到了晚上,张老师来到我家,他对父母说我基础好,要坚持上学,不要误了学业,你再“革命”,没有文化还是不行的。
  然而,在那种形势下,我什么话也听不进去,再上学时,我的大字报就贴进了校园。张老师看了大字报后找到我,说文章写得不错,可字写得不行,希望我努力,不要误了学习。 
  即使张老师对我如此关心,我还是参加了对他的批判会,当看到他胸前挂了个大牌子时,我心里隐隐觉得有些对不住他。即使是这样,他被批斗完了,还要给我们上课,仍然非常认真地讲,丝毫没有懈怠。 
  一次对张老师的批斗会后,我看到一个妇女跟孩子跪在张老师的身边哭,那孩子只有三四岁,一口一个“爸”地喊着。可上课的铃声一响,张老师一抹眼泪要给我们上课,那孩子一把拉住他,不让他走,最后,他还是挣脱了孩子的手,走进了教室。张老师是个很坚强的人,我从没见他流过泪,可这次他却流泪了。
  那么个大人在哭,我在当时很不理解。可不久,我去父亲的单位给他送饭,看到了在台上被批斗的父亲。父亲像张老师一样,胸前挂着个“走资派”的大牌子,看到父亲低头弯腰的样子,我放声痛哭,此时此景,我才完全理解了张老师一家的辛酸。张老师的泪水中包含着太多太多的委屈。这事对我触动很大,以后,我渐渐远离了那种“革命行动”。
  初中毕业前夕,张老师给我们上最后一课,他是用沙哑的声音给我们讲的。临下课时,他说:“同学们,你们就要毕业了,这大概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因为我得了喉癌,也许再过几个月,我们就永别了,可我还是想对你们说,革命、斗争,也需要文化,习还是要学的,你没有文化,怎么去革命,怎么去斗争,毛主席说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临死之前,我就是想把我的所学都给你们讲出来,让你们都学会。我出身不好,可这是我无法选择的,我只有把同学们教好,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过去,我有很多地方对不起同学们,今天我向同学们道一声歉,我已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了,希望同学们不要记恨我,能原谅我。最后,我劝同学们一句话,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再……”“见”没有说出来,张老师已经泣不成声了。
  他走后,同学们都哭了,我坐不住了,追上老师,老师看着我,我们就这样默默地对望着,谁也不说话。我哭了,“老师,过去我实在是对不住您,您能原谅我吗?”他抹了一下眼泪,说:“那不是你的错,你还是个孩子,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说完,他走了。望着他的背影,我恍然大悟,他是个好人。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就考上了大学。当我去张老师家报喜时,他身边已经围了很多报喜的同学,张老师一眼就认出了我,可惜他已经不能讲话了,只是在纸上写了四个大字“我很高兴”。为了不影响他休息,大家走了,没想到,那次竟然成了永别。大学毕业后,我去张老师家,邻居们说,他已经去世了,妻子跟儿子也回了胶东老家。 
  一晃30年过去了,可时间越久,越发怀念张老师,特别是他讲最后一课时的那些话,我仍然记忆忧新。今天写下这些文字,权作对老师的一点怀念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