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通报2015年气候事件,雾霾暴雨强降雪齐上榜
去年聊城人仅晒了84天太阳
2016年0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去年11月12日,聊城市迎来大范围大雾雾霾天气,局部能见度不足百米。(资料片)
     本报记者 谢晓丽                                         
  19日下午,聊城市气象台召开2015年气候事件通报会,通报2015年气候情况。2015年年平均气温13.9℃,比常年略偏高;年降水量478.0毫米,比常年略偏少;日照时数2026小时,比常年偏少297小时。2015年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重,主要的气候事件有雾霾、强降雪、雷雨大风冰雹、高温、暴雨、阴雨寡照等。
雾霾天气多发 空气污染严重
  2015年全市范围内,雾霾天气比较多,持续时间长,空气污染严重,影响比较大,重度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1月、11月、12月。1月4~5日、15~16日、24~26日,出现强雾霾天气过程,15~16日达到重度霾。
  进入秋冬季,聊城雾霾天气更是多发,比较严重的是11、12月份,重度雾霾天气比较多。聊城市气象台多次发布橙色或红色雾霾预警信号,提醒公众注意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雾霾的出现造成高速公路关闭,空气质量下降,大棚蔬菜不能正常生长,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数次暴雨致乡镇农作物受灾
  7月30日夜间到31日清晨,聊城普降小到中雨,莘县、阳谷、东阿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最大降水点出现在东阿黄屯123.1毫米,并伴有大风,极大风速10级,雷雨、大风天气造成东昌府区、阳谷、东阿共14个乡镇农作物受灾。
  8月3日下午3时左右至4日上午10时前后,聊城出现强降水天气,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最大降水点出现在茌平贾寨169.3毫米,暴雨和大风天气造成东昌府区、阳谷、茌平、莘县、冠县共5个县25个乡镇农作物受灾,主要是低洼地夏玉米积水、倒伏,部分蔬菜大棚内积水。 
  11月23~25日全市范围内出现大到暴雪天气,降水量6.0~10.8毫米,最大积雪深度8厘米,降雪后气温大幅下降,道路结冰,冬小麦提前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降雪天气有利地改善了土壤墒情,因为有降雪的覆盖,能较好的防御冬小麦冻害现象的发生,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比较有利。
雷雨、大风、冰雹次数比较多
  2015年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的次数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次过程:5月6日上午冠县突遭冰雹袭击,9点30分左右开始至9点40分左右结束,冰雹一般如玉米粒大小,同时伴有雷雨、大风;6月7日傍晚到夜间高唐出现雷阵雨、冰雹天气并伴有6~7级风;6月10日15时10分至15时30分高唐县部分乡镇、办事处遭受雷雨、大风天气影响,伴有冰雹。
  7月14日下午14点至17点左右,聊城部分县市(区),出现雷雨、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极大风速18.2米/秒,冰雹最大直径6毫米(茌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茌平、东阿、东昌府度假区受灾严重。
  8月22日16时左右至19时前后,聊城出现雷雨、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局部降暴雨, 部分县降水时伴有大风和冰雹;8月28日下午至29日上午,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全市普降中~大雨,局部暴雨,极大风速26.0米/秒,出现在莘县大张,冰雹最大直径2~3厘米,持续时间比较短。此次雷雨、大风、冰雹天气,造成冠县、临清、东阿、阳谷4个县34个乡镇受灾,其中冠县受灾最严重。
11月中旬全市光照仅4小时
  从11月5日到11月底,聊城一直是阴雨寡照天气,气温也是明显降低,光照严重不足,11月中旬只有4个小时,是1962年以来极小值;11月下旬只有16个小时,只有常年的3成。这种阴雨寡照的天气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造成冬小麦生长缓慢,没有分蘖或分蘖很少,对大棚蔬菜的影响更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