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真”的节目最终都会失宠
2018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综艺假情侣”成节目炒作。
     从“选秀节目卖惨”到“综艺虚假情侣”,缺乏真诚的综艺套路已经难以打动观众。现在的中国观众,更愿意看的节目是将纪录片与综艺结合的《国家宝藏》,以渊博的知识为底,创造一种新的表达,气质不同于众。 
  有一对综艺CP看来是炒煳了。《爱的时差》播出至今,观众不仅没有吃糖的感受,还鄙夷何猷君和奚梦瑶这对为“无敌最尴尬”。 二人在电视里的调情、约会、示爱都没能电到人,而在镜头外,故弄玄虚的绯闻也得不到更多关注,大家纷纷对节目炒作的恋闻免疫了。  
  《爱的时差》标榜“国民恋爱体验综艺”,节目模式令人联想到之前的《我们相爱吧》。当时名模刘雯和崔始源组成CP,“假作真时真亦假”般的节目内外感情炒作,着实如火如荼地点燃过娱乐八卦界。可是节目结束以后,大家也就看明了、清醒了,那不过是为了营造气氛而放的烟幕弹,不断设计出来的“可能性”罢了。
  如今,已经被这类综艺节目路数“骗”过几轮的观众,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节目组按套路发的糖,就成了一把塑料,一概吃不进。
  综艺节目是一场真人大戏,但是和电视剧不同,绝不能让人看出存心设计过的痕迹,更讲究嘉宾反应的真实感,带来的新鲜度。所以,综艺更害怕被看破套路,满足不了观众的好奇求新欲。这可不是顺利抢到明星资源就够了,更何况现在那些流量或大牌,几乎都已经是综艺熟脸,他们的表现也都落在众人眼里,有了既定人设,有了角色分配的定式。
  《歌手》(前身即《我是歌手》)进行到了第五季,虽然节目改了名字,但玩的基本是老套路,观众已经看透了这个节目的冠亚军“潜规则”。许多观众表示,只要看一眼嘉宾名单,就能猜出谁将是冠军。 
  一度称王称霸的《中国好声音》节目更名为《中国新歌声》,四个导师的转椅改成了滑梯,但节目卖点“换汤不换药。”学员卖惨的故事也是一种套路,实际上不怕被人肉被揭发,就是怕闹不出轩然大波来。 
  凡事一旦刻意,就容易落入恶俗。如果被人看出了“刻意”,那就彻底丧失了真实性,令人出戏、厌恶。
  无怪乎现在的中国观众,更愿意看的节目是将纪录片与综艺结合的《国家宝藏》,以渊博的知识为底,创造一种新的表达,气质不同于众。就连那些在电视里见惯了的明星面孔,张国立、李晨、王凯等,也都焕发出了不同于其他节目里的新鲜面貌。没有套路,更见诚意。
          (指间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