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土豪不想和你做朋友
不满加拿大“指手画脚”,沙特24小时内连环报复
2018年08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主政沙特的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被认为是此次风波的幕后推手。
     沙特阿拉伯与加拿大之间的外交争端7日继续升级,多个阿拉伯国家表态支持沙特。据西方媒体报道,加拿大也正寻求盟友帮助化解争端。
  驱逐大使、停飞航班、冻结贸易投资、中断教育交流……当地时间6日,沙特在24小时内使出“连环杀”报复加拿大,这仅仅是因为敏感的“人权”问题,还是隐含其他更深的意味?
  沙特突施“连环杀”
  位于美国的“人权观察”组织上周说,沙特政府逮捕两名女性权益的“维权人士”,其中包括曾在2012年获得国际妇女勇气奖的萨玛尔·巴达维;5月以来,十多名沙特“维权人士”相继被逮捕。加拿大外交部3日在社交网站“推特”发文,对沙特此前逮捕“维权人士”表达“严重忧虑”,“敦促沙特当局立即释放”这些人。
  沙特外交部6日凌晨突然宣布,加方“公然干涉沙特内部事务”,因而沙特决定召回驻加拿大大使,并要求加拿大驻沙特大使24小时内离境。沙特同时宣布暂停与加拿大之间全部新的贸易和投资,转走1.5万名在加的沙特公费留学生,撤走在加就医的沙特人,沙特航空宣布停飞加拿大航线。
  加拿大外交部长弗里兰同日表示,加拿大不会放弃对沙特外交立场。
  7日,双方争端继续升级。埃及、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勒斯坦以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国家联盟纷纷表态支持沙特。
  据英国媒体报道,加拿大计划寻求英国等盟友的帮助以化解争端。英国政府7日敦促两国克制,避免争端升级。加拿大最重要的盟友美国也在同日表示,加拿大和沙特应协商解决问题,美国无法越俎代庖。
撕破脸皮为哪般
  有分析认为,这起外交争端折射了沙特与西方关系的微妙变化。
  西方国家一般很少公开批评沙特的人权状况,即使偶有微词,沙特通常也会无视。但是这次,加拿大与沙特之间公开交锋,打破了双方固有的“默契”。这一边,加拿大的外交措辞罕见之严厉,几乎把过去针对叙利亚、南苏丹等国的批评都扣在沙特头上;另一边,沙特也不再做“沉默的羔羊”,不惜撕破脸面作出反击。“加拿大公开批评沙特的一个大背景是,过去,沙特是西方的宠儿,现在已失去昔日光环。正面报道沙特一直是西方媒体和政界的共识,但现在却涌现更多批评声音。”《耶路撒冷邮报》称。
  这与沙特近年来推行的一系列内外政策不无关系。32岁的年轻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在对沙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经济上,推出发展多元化经济的“2030愿景”,发誓要“戒除油瘾”,增加沙特人的就业机会。在社会领域,赋予女性更多权利,比如允许女性驾车、进入体育场与男性一起观看足球赛;解禁电影院、举办音乐会等。
  但是,这些改革措施在获得西方认可的同时,王储的铁腕政策也招致西方非议。比如在国内事务中,未经审判就关押神职人员和维权人士、重拳反腐却不走法律程序,仅以腐败罪名指控并逮捕其他王子和富商、扩大女性权利的同时却又拘留那些争取女性权益的活动人士。
  在对外事务上,萨勒曼也给西方留下负面印象:他在加剧中东的不稳定和紧张局势。比如在也门进行大规模军事干预、率领盟国挑起与卡塔尔的断交风波,并对伊朗采取更具对抗性的姿态。
  观察人士还指出,沙特的目的不是要惩罚加拿大,而是厌倦了西方日益对沙特内部事务的指手画脚。沙特对加拿大之所以反应激烈,这是王储萨勒曼有意利用加拿大向西方发出强硬信号:尽管他是一个改革者,但是对于国内外批评,他一定会迎头痛击。
柿子专拣软的捏
  当然,沙特专挑加拿大出手也有其精明算计。分析人士称,由于沙特与加拿大的贸易关系并不紧密,将加拿大打造成警告西方的“样板”成本较低。数据显示,两国商品贸易额在2017年仅30多亿美元,沙特只是加拿大第二十大进口国。加拿大从沙特进口的原油也仅占其每年进口总量的大约9%。
  “这些微不足道的贸易数据或许为沙特提供更大的行动空间,而不用顾忌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实质损害。”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海湾政治的学者乌尔里希森说。
  相比之下,尽管英国也批评沙特在也门发动战争,但是沙特不会把英国作为报复对象。因为沙特与英国的双边贸易额超过沙加贸易额,而且很多沙特富人都住在伦敦。
  此外,被逮捕的维权人士萨玛尔·巴达维与加拿大也有瓜葛。她的弟弟拉伊夫·巴达维正在沙特监狱服刑,其妻子和他们的三个孩子在加拿大政治避难,近期获得加拿大国籍。
  “总之,沙特选中加拿大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滑铁卢大学政治学教授贝玛·莫阿尼说。
据上观新闻、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