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反应为何这般强烈
  • 2010年12月24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赵兴超

    孩子因为打扫卫生不合格而被罚停课一节,在如今的教育系统中,已经很少见。像上课不认真听讲而被罚站的事情,也早已消失多年。

    社会的进步,带给孩子们优越的成长环境。社会、学校、家长乃至学生,对孩子的保护越来越完善,也更加强调孩子们的人身权利、自由民主。但细细想来,这对孩子真的百利无一害?

    记得在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上课迟到、做小动作经常会被老师责罚,轻则罚站,重则戒尺打手,有时还会被罚留下来打扫卫生。那时,大部分的学生基本都不以为然,错了再犯,打了也不改,该玩就玩。开家长会,家长们都会对老师说,我家孩子太顽皮了,老师你们多教育,该教训就教训。似乎,那时的教育就是靠打、靠罚,而我们也并没有因此而耽误了学习,该考大学的上大学,该工作的工作。偶尔回想起来,还觉得甚是有趣。

    不知何时,体罚学生成为一个禁忌,被封杀了。连上课走神,老师都不敢轻易丢个粉笔头来砸醒学生。打扫卫生不干净,老师顶多说几句。打扫宿舍卫生不合格而被罚事件一出,在社会中引起的反响不可谓不大。一时间,有些家长愤怒了,“我的宝贝孩子自己都不舍得批评,老师怎么能罚他?”一些熟悉教育规范的家长,更是抬出学生教育规范来质问学校。

    在社会各方都强调学生人身自由权利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学校的初衷也是为学生着想,没有挫折的成长注定要留下隐患。学校设立学生行为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学生行为,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做适当的处罚也在情理之中。这可能会让孩子感受到一定的挫折感,可挫折不正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助推剂吗?虽然没有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大道理,但适当的挫折可以让在顺境中成长的孩子们,磨砺心智正视困难。温室的花朵,注定难以经历严寒的洗礼,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可能会遇到比罚站更严重的问题。或许有些人听说过,在高考考场上有的孩子紧张到拿不稳笔,有的孩子几次落榜,其中心理素质差就是主要影响因素。抗挫折能力,也是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如果为了孩子着想,就让他们遇到点挫折吧,长大后,他们只会因此受益而不会因此悔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咋教育,更科学?
家长反应为何这般强烈
激励比惩罚好得多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