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励比惩罚好得多
  • 2010年12月24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刘慧娟

    用学习上的恶意惩罚约束学生来执行学校的卫生规定,在这个分数仍然是考评学生标准的核心时代,落下一节数学课的代价无疑还是很有震慑力的。

    在注重升学率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的今天,素质教育也开始融入到学生教育的各个角落。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学生卫生的重视、规章制度的严格要求、约束学生养成遵守纪律、保持卫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的确非常必要。但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正经历着心理逆反和心灵敏感的特殊阶段,采用强硬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惩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记者认为,在劳动卫生方面,幼儿园大红花式的激励方式要比惩罚式教育方式好得多。设立一些评比、奖励,调动学生自觉性,比“巧立名目”约束学生行为规范的“杀手锏”要来的更加有人气。面对一些学校自己制定的一些令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的惩罚措施,我们不禁要问,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式真的已经山穷水尽了吗?学校众多的知识份子和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磨合出一种合理的、主动的引导教育方式也许会更好。

    正如一名教育专家指出的:“被动式的教育,在孩子自主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已经有些不太适应。寻求主动式教育,灵活掌握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才是现在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思考的。如何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会处理学习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是学校、家长、社会都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咋教育,更科学?
家长反应为何这般强烈
激励比惩罚好得多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