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重磅

A04版:壹读·聚焦

A05版:壹读·聚焦

A06版:壹读·济南

A07版:壹读·济南

A08版:专版

A09版:健康

A10版:健康

A11版:动向·国际

A12版:文娱·影视

A13版:青未了·随笔

A14版:乐动·看点

A15版:新闻·速览

A16版:封底·特稿

H01版:今日运河·城事

H02版:今日运河·城事

H03版:今日运河·城事

H04版:今日运河·城事

HC01版:太白湖·头版

HC02版:太白湖·看点

HC03版:太白湖·新城

HC04版:太白湖·视觉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城事

J03版:今日烟台·城事

J04版:今日烟台

K01版:今日潍坊

K02版:今日潍坊·城事

K03版:今日潍坊·城事

K04版:今日潍坊·社会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

P03版:今日菏泽

P04版:今日菏泽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专版

R03版:今日日照·体彩

R04版:今日日照·形象

游东林书院

齐鲁晚报     2020年04月21日
  □陈伟

  中学语文课上学邓拓《事事关心》一文,知有无锡东林书院及东林党。那书院门口著名的对联,谁人不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邓拓的文章大意是说读书人要关心政治。此一传统古已有之,起码从东林党人那里即有明证。大学八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事国事天下事,本在儒者为学必修的项目之内。大的学问,必定包括国事、天下事。而事事关心的心字,在当时理学与心学辩难交锋的学术背景下,更有特别的意涵。事事关心,或许并非今日所说的“在意”“上心”的意思。它是否可以理解为事事关乎心学中的那个“心”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另文专门探讨一下。
  前年暑假的时候,我有机会在无锡逗留了几日。白天闲来无事,便想着去无锡的景点逛逛。锡惠公园、蠡园、鼋头渚这几处景点,在小学四年级春游时已去过。梅园也曾游览过。不如去一个新的地方吧!东林书院这样一个有名的地方,何不去看看呢?于是立刻动身,不想当时是下午五点多,到达时发现,景区已经关门。只到得书院的河边,站在河的岸边望去,看对岸密密匝匝的树林在暮色中逐渐模糊。
  第二天,再次专程来到这里。夏日炎炎,酷暑的天气,若非内心对某种景致的向往,绝无出来的兴致。书院的特点是“水边林下”。茂密的树林,东边的河流,加上些明代风格的建筑、楹梁、牌坊,构成了这一久负盛名的文化景点。游览的人甚少,毕竟,若非有文人的雅兴,有几个游客会来此观光呢?这里面除了房子、桌子、园林小景,什么也没有,“不好玩”“没有意思”。现如今,它已成了无锡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大概中学生会被组织来此接受教育,而非“游玩”。人们对单纯的历史文化遗迹,总不及对迪士尼乐园、欢乐谷一类的地方有兴趣。然而,它毕竟是有历史文化底蕴在的。如深谷中的幽兰,不能大红大紫,却一直散发着它的馨香。君子爱兰,君子如兰。对于历史文化景点,若非有关情怀,有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只会觉得索然无味。
  入得书院,讲学的地方、住宿的地方,一一可以看到。这些建筑,虽为重建,但仍不难让人想象当时文人讲学的场景。东林书院由告辞在家的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偕众友创建。顾宪成去世后,书院由他们的同道高攀龙主持。几人都曾为万历朝的大官,几乎又都因上书言事、批评弊政而被贬官,乃至削职为民。其时,明朝的宦官专权已十分严重。朝政荒废,世风日下。不出多少年,大明王朝就亡掉了。这些批评朝政者,被诬为东林党。其实他们人数极为有限。杯弓蛇影,朝廷害怕文人议政,一时竟将所有作风正派、敢于批评谏言者称为“东林党”。
  在历史上,东林书院即曾被毁过。据说拆下的木料石块,拿去建魏忠贤的生祠去了。木石无言,可以筑忠良清议讲学之高大上的地方,也可拿去建乱臣贼子奸邪之人的所在。高攀龙得知将要被捕时,效屈原之事,投池水自尽,留下遗书一封,其中仍不忘向君上表忠心,称自尽不是畏惧,是为了避免受辱,臣辱则国辱云云。
  思想史上写到东林思想时,大体言东林思想对明末实学发展之贡献。顾宪成“居水边林下”而“志在世道”,反对迂阔,反对遁入空门的王学,讲“日用常行,须臾不可离之事”“愚夫愚妇之所共知共能”的内容。每逢讲会,除地方士绅到会,平民百姓亦前来听讲。“顾宪成是明末理学转向实学的著名思想家之一。”(《明清实学简史》,第315页)而高攀龙为“一时儒者之宗”,同样反对谈空说玄,力排佛、老,视佛、老为国之蠹虫,提倡有用之学。王阳明的无善无恶说遭到了东林党人的批驳。东林士子对“三教统一”说也予以批判。他们认为,三教统一的本质是以佛代儒。一统三教,实际上背离了儒学之根本。高攀龙还有惠商恤民的思想。他反对苛捐杂税,反对对商人的盘剥,认为应当为工商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东林思想家为新兴市民阶层发言,实为“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先驱。(步近智文、陈鼓应等主编《明清实学简史》,第330页)  
  黄宗羲对东林士人颇为同情。他在《明儒学案》中指明,称东林士人为东林党人,本身即为冤枉。
  东林士人之学,仍为儒学正宗。它们还在孔孟之道的圈子中打转。不过,它们仍发挥了其批评时政的作用。东林士人并非现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他们绝不是公知。他们的衣食不能自足,更不是靠写文章换取稿费。他们不过是尽了一个儒者的本分,为国尽忠,在家尽孝。他们在儒家道德理想的指导下,对时弊作出反思。而专制政体亦容不得此种来自庶民的批评。上书谏言,被贬官。或再度起用,或永远告别政治舞台。此种宦海沉浮,仅是个人之事,于顽固的体制毫无作用。用今天的话来说,东林士人皆为体制内人士。他们的清议,并不挑战君权,亦不受朝廷法律的保护。尽管如此,在当时大多数世人奉行明哲保身的情况下,他们敢于明是非、辨善恶,不甘于沉沦,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以讲学的方式影响社会,培养人才,亦实属可贵。儒学之精神,不正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主义吗?君子儒与小人儒之分,自此亦不难看到。无疑,东林士人如顾氏兄弟、高攀龙、钱一本等都是些堂堂正正的君子。他们重义不重利,在污浊中保持做一股清流,不计较个人在官场上的得失。高攀龙从地方判官职上退下时,有一千余金俸禄未领,巡抚发文要他去取,他竟辞而不受。当然,顾、高家中无此俸禄依然能够维持生计。顾氏兄弟发表批评意见、与阉党斗争时,难道不知道后果?他们是真正的有浩然正气的士人。
  出来时,沿小径折向东开的一个门,经过一个茶馆。茶馆前面有假山小池、各色花草树木,甚为别致。出来到大马路上,那书院的景象,便在白色围墙后隐去了。这是个好地方,也算是无锡的一张文化名片吧。我心里想着,不觉已走到了路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