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重磅

A03版:壹读

A04版:壹读

A06版:壹读

A08版:学堂

A09版:生命

A10版:动向·国际

A11版:青未了

A12版:青未了·写作

A13版:文娱·热点

A14版:新闻·速览

A15版:乐动·大看台

A16版:乐动·欧足

N01版:今日德州

N02版:今日德州·主打

N03版:今日德州·财经

N04版:今日德州·主打

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应规范化

齐鲁晚报     2021年01月25日
  □丰收
  1月23日,北京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均在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值得注意的是,为保护患者隐私,官方疫情通报首次隐去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同一天,上海新公布的流调报告最大特点是“不提人”或“只提地点不提人”,通报中没有谈到病例的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
  流调报告,是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简称,其内容包括患者在发病前后的一些暴露情况、接触情况以及活动轨迹、就医情况,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在去年以来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有关方面会隐去患者名字,公开患者姓氏、年龄和活动轨迹等信息,为防疫发挥积极作用。
  不过即便只公布患者姓氏等信息,也存在弊端。其一,很多小地方早已变成熟人社会,公布患者姓氏、年龄等信息后,一些人就能大概猜出是“谁谁谁”。其二,公布姓氏等信息也对患者和患者亲属构成一定压力,不利于配合防疫。其三,患者个人隐私容易被泄露,这就给患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北京、上海23日公布的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其中的“不提人”可消除上述弊端,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以及对患者隐私权的高度重视。对此,舆论使用了不少赞美之词予以肯定。“只提地点”,则满足了公众对疫情流行的基本知情权,同时也为公众配合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过,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究竟是只适合在公布环节这么做,还是在内部某些环节就该如此,值得探讨。不久前,因故意泄露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内容,侵犯他人隐私,杭州市某医院医师被行政拘留。如果只在公布环节“不提人”,恐怕难以防范医疗系统内部人员泄露患者个人隐私。
  从最大化保障患者隐私的角度来说,应该从流调的源头起就采取科学手段遮蔽患者个人信息,以免流调报告在内部流转过程中被某些“内鬼”泄露患者隐私。从这个角度而言,应该对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从哪些环节起“不提人”,一旦“提人”应受到什么处罚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