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重磅

A04版:壹读·关注

A05版:壹读·公益

A06版:壹读·聚焦

A07版:壹读·聚焦

A08版:壹读·济南

A09版:车界

A10版:财经

A11版:动向·国际

A12版:文娱·影视

A13版:青未了·人间

A14版:乐动·聚焦

A15版:新闻·速览

A16版:封底·看点

Y01版:今日淄博·两会

Y02版:今日淄博·新闻

Y03版:今日淄博·新闻

Y04版:今日淄博·巡城

金融活水赋新能 一纸信用值“千金”

山东18亿人才贷“贷”动创新创业

齐鲁晚报     2021年01月27日
  “真没想到这笔‘人才贷’这么快就能下来,无抵押、无担保、办结效率高,真是解决了我们后续生产研发资金困难的问题。”随着岱岳农商行贷款程序的审批完成,四季丰利经贸有限公司企业法人徐宗海高兴地说道。四季丰利经贸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类企业,急需3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及新品种研发,正是因为其技术员安秀荣是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急需紧缺项目引进人才,公司顺利贷到了这笔款项。
  在山东,“人才贷”已经成为人才企业获取创新创业资金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创新“人才金融”惠企业
  2018年12月,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山东银保监局出台全省“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政策,全力支持服务高层次人才和其长期所在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无抵押、无担保、发生风险有补偿,“人才贷”风险补偿机制的推出不仅解决了人才及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还让银行机构免除了后顾之忧,实现了人才、企业、金融的创新性赋能。各地市在省级“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政策的基础上,也纷纷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市级补偿奖励办法,进一步激发银行机构开展业务的积极性。
  据统计,2020年全省共发放“人才贷”386笔,贷款数额突破18亿元大关,惠及企业300多家。
优化服务重落实
  “山东省乡村之星”、“沂蒙乡村之星”刘新才也是“人才贷”受益者之一。他所创立的临沂市康发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拥有稳定的国际市场和销售渠道。今年因国外订单量增幅较大,企业缺少充足资金组织生产,同时所需时令水果因季节原因紧缺,如不及时收购,成本将大幅上升,企业几近放弃该笔订单。2020年11月,他拿到临商银行平邑支行1000万元“人才贷”,有效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该笔“人才贷”的发放带动出口创汇350多万美元,为企业实现净利润156万元,实现退税193万元。
  为确保“人才贷”政策落实落地,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强督导、重对接、广宣传,积极引导各地市和合作银行精准对接人才及人才企业实际需求,不断简化贷款手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工作模式,有力提升人才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省农信联社指导各农商银行建立绿色办贷渠道,对“人才贷”业务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济南农商银行与济南人力资本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济南高新区政务大厅设立“人才贷金融服务窗口”;威海市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各区市累计开展入户走访1000余次,人才企业入户率、政策知晓率均达到100%,同时按季度举办组织部门、监管部门、放贷银行和人才企业等各方参与的“会诊”,集中解决“人才贷”服务中遇到的难题。
多措并举促发展
  为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提升服务力度,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组织力量对政策实施情况开展分析研判,切实找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经过多轮调研论证和修改完善,2020年11月份修订印发了《山东省“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鼓励各市将贷款对象范围扩大到市、县级人才工程入选者或其所在企业,同时将对银行的最低补偿比例由贷款损失本金的50%提高到70%,适度放宽“人才贷”不良容忍度,实现对金融机构加大人才金融服务的正向激励。
  加快转变职能,改善金融支持,集聚优秀人才,促进“人才兴鲁”。2020年4月30日,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山东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板”(“高端人才板”)在济南“开板”。高端人才板重点面向高层次人才创办或在关键岗位任职的优质科技型企业,提供培育孵化、多元融资、规范治理等系列金融服务,优化人才创新创业融资环境。开板仅数月,在高端人才板挂牌的企业就达74家。此外,立足健全创新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机制,在威海市探索开展高层次人才创业保险试点,通过为人才企业和人才提供研发补偿、人身保障等保险服务,分散和化解人才创新创业风险,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人员表示,下一步相关业务部门将进一步做好监管指导和协调运作,在落实政策、精准对接上持续发力,抓好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金融服务,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助力各类人才创新创业。
        (姜宏鸿 肖学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