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青岛人的过年风俗是“忙腊月、耍正月”,所以,老青岛多数行业过年时要休息十多天,与此相应的是青岛正月里有一系列庙会,如正月初一开始的天后宫庙会、正月初九开始的清溪庵萝卜会、正月十一开始的于姑庵庙会、正月十六开始的海云庵庙会等等。老青岛有关过年逛庙会的记忆文字有许多见诸报端、书籍,而笔者收藏的20世纪30年代《青岛民报》、《青岛晨报》中有关青岛市民过年逛庙会的新闻报道,从另一视角,原汁原味地为我们描绘了老青岛人正月里的市井图画。 □曲海波 天后宫庙会: 民间艺人载歌载舞 位于太平路上的天后宫建于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正月初一开始的天后宫庙会由来已久,天后宫庙会又称“新正庙会”(新春正月的意思),曾任青岛中华商公局董事的胡存约在其专著《海云堂随记》中记载:“自元旦至元宵,日日人群络绎,杂耍、小场、大书、兆姑(茂腔)、梆柳(柳腔)、秧歌(胶州大秧歌),江湖把式无所不有……” 1933年2月10日出版的《青岛民报》以“废历元宵,本市天后宫之一瞥”为题,浓墨重彩地记述了是年天后宫春节庙会的热闹场面。当时在正月里赶天后宫庙会是许多青岛市民重要的节日活动,由于赶庙会的人纷至沓来,天后宫内外,“热闹异常,拥挤不堪,各式车辆,停满宫前,使凋残之树枝,亦含笑颤动而迎香客……”;天后宫外,民间艺人“手执锣鼓,载歌载舞,状如小丑,其神态令人醉倒,口中念念有词,据熟悉音调之人谓其系中州古音云”。如今,为了发扬青岛民俗历史传统文化,每年春节,青岛市有关部门都在天后宫举办农历除夕“吉祥钟声迎新年”撞钟活动和正月“新正民俗文化庙会”,让青岛市民和中外游客在新春欢乐中感受青岛民俗文化的历史魅力。 清溪庵萝卜会: 男女老幼挤满人行道 青岛历史悠久的萝卜会,也叫清溪庵庙会,清溪庵俗称“下村庙”。每到正月初九,乡里乡亲云集清溪庵,烧香拜佛,祈福求安。 至于清溪庵和萝卜是怎样搭在一起的,大致的说法是,因为正月初九为立春前后,民俗有“咬春”的习俗,民间有“正月初九吃萝卜不牙痛”的说法,附近各村村民都挑着萝卜来此售卖。因为庙会上卖萝卜的居多,所以清溪庵的庙会就有了一个俗称“萝卜会”。 从1940年的《青岛新民报》的标题为《清溪庵萝卜会颇有历史价值》的新闻报道,可见当时萝卜会的热闹。1947年的《军民日报》登载《逛萝卜会》一文写道:“道路两边商贩甚多,行人拥挤不堪。路旁有卖糖葫芦的,有卖杂耍物的,有卖糖果萝卜的,有卖香纸的,有乞丐,还有燃爆竹的,确实热闹。”由此可知,到了上世纪40年代,萝卜会就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称谓了。 于姑庵庙会: 龙灯旱船热闹非凡 于姑庵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错埠岭村东南的半山坡上。20世纪30年代,许多摊贩正月初九赶完萝卜会,正月十一转移来赶于姑庵庙会,小戏班等艺人也来赶台。 1935年2月15日出版的《青岛晨报》刊发了题为“于姑庵赶庙记”的新闻报道。当时于家庵庙会的规模,从记者笔触中可略见一斑:“从市内到东吴家村通于姑庵的路上,赶会的人们,列着队,不断地向前走着,三个一簇,五个一堆的,说着,笑着,慢慢地向会上出发,你看吧,长袍的男子,西装的男子,短服的男子,漂亮的男子,老态龙钟的老翁,和那些旗袍剪发的时髦女子,短装留髻的乡下姑娘,涂脂扑粉的少妇,白发驼背的老婆,满眼里尽是人。” 庙会上,拉洋片的、卖小吃的摊子面前,游人看得目不转睛,吃得津津有味;“什么香纸一毛钱、月份牌五个子”等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鞭炮声、笑语声、人语声,喧嚣热闹。岛城许多娱乐团体使出浑身解数表演各种节目助兴,其中“有西吴家村的圣诞雅乐团,有仲家洼的同乐会,有小村落的俱乐部,有的是旱船,有的是龙灯,他们都在锣鼓喧天,乐声悠扬中,做着不同的表演。”吸引着游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观看,乐不可支。 四方海云庵庙会: 热闹似南京路 作为岛城市民春节娱乐生活的重头戏,正月十六至十八的四方海云庵庙会,自然成为当时报纸新闻关注的重点。当时报纸形容海云庵庙会“游人如鲫,小贩利市三倍,乡下人争看摩登小姐。” 从1935年2月20日(正月十七)出版的《青岛民报》题为“废历正月十六日(2月19日)四方海云庵的盛会”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中,颇能感受当年四方海云庵糖球会的盛况规模:“因为四方是一个工业区域,具有大纱厂三四家,和其他各种工厂多家,虽然工厂并不休假,但是工人们却是因为这会期,一个年度仅有一次,宁肯把工薪牺牲上一天,也要去逛逛庙会。在这种情形之下,这偏僻的四方,竟成了一个重镇似的,万人空巷了,整个四方村中的各个小胡同里,小巷子里,都是充满着游人……照那种情势看来,恐怕连上海极热闹的南京路,也没有那种盛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四方(今区划合并为市北区)海云庵糖球会继承发扬历史传统民俗文化,糖球会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激活了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崇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