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地炼企业的呼声——
打破油源垄断,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2014年04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虎
 
  “资金上原本就没什么优势可言,民营油企对于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大型基建项目并没有多少兴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炼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山东地炼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优质的炼化产能和石油化工衍生品的生产能力,与两桶油合作,无非是想要获得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油源。
  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两桶油而言,民营地方炼厂就是弱势,要想在与两桶油的合资中占有控股地位几乎不可能。政府开放能源、基建领域还是希望民资投钱进去,但企业投资后股东权益和投资回报如何保证,让经营和发展都要看垄断大佬脸色的民营企业心里没底。
  民营油企若进口原油,必须有两桶油出具的安排生产证明,海关才放行;进口原油后必须返销给两大集团,销售由其统一安排。“这些禁令死死卡住山东地方炼厂,谈什么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上述负责人表示,相对于在国企控股下参与投资,他们最迫切的希望是打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对原油进口配额的垄断。
  去年,国家能源局为引导更多地炼企业加入,计划放开对地方炼化企业加工进口原油的限制,给予1000万吨/年原油非国有贸易进口资质,其中大头给予地炼大省山东。据业内人士透露,该方案出台后就立即遭到中石化、中石油两大石油集团强烈反对。原以为原油进口配额2013年国庆期间就能下发,没想到因为内部协调问题,最终还是在国家发改委那里卡壳了。
  相关人士透露,原油进口配额问题,目前依然停留在国家发改委内部相关部门不停讨论之中。在各方的利益博弈中,留给山东地方炼厂的是无尽的等待。
  对于资金本就没有优势可言的民营地炼企业来说,即使是放开垄断行业的基建项目,大多数企业也是有心无力。地炼企业能够以合理的价格,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获得发展必需的油源,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业内人士表示,想要打破垄断,更重要的是给予民营油气和两桶油同样的市场地位,通过公平竞争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基建领域的开放或是能源垄断领域开发的一个信号,但还远远不够,民营油企需要真正的松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