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民俗文化展难见年轻人
民俗艺术学的人不少,能坚持下来的不多
2014年05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剪纸艺术家向市民讲解作品。  本报见习记者 李文平 摄
     首届民俗文化展上,各路民间手工艺达人、非遗传人齐亮相、展绝活,给市民带来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前来参加文化展的艺人大都年逾花甲,年轻人却寥寥。由于传统工艺以手工制作为主,想掌握技艺需长期坚持,年轻人很少。
  本报见习记者 李文平
本报记者 肖龙凤     
  学民俗的不少,
坚持下来的不多

  本届艺术展落下帷幕,艺术展上那些满头华发的老手工艺人却令人印象深刻。面塑艺人马幽美就感叹,“济南做面塑的虽然有几千人,年轻人还是太少。”事实上,不仅仅是面塑,近30名参展艺人中,50岁以下的手艺人屈指可数。
  年近60岁的胡立华曾经是一名下岗工人,没有了工作,开始半路学做中国结。她告诉记者,先后跟她学做中国结的学生近千人,但真正掌握手艺的仅十余人。个中心酸冷暖,只有自己知道。很多年轻人跟着学了一阵儿,就放弃了。“教他们都是毫无保留,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胡立华对记者说道。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胡立华却想着如何将技艺发扬光大,除了去社区学校,老年大学任教,她还给小学生讲手工艺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民俗艺术也是如此,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夫去钻研、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很难达到较高的造诣。事实上,想掌握一门传统民俗工艺并非易事,王桂玲是一名糖画制作人,从2002年开始便学习糖画手艺,先是在邹城跟着一位老师傅学习。由于王桂玲手巧心细,每天可以学习四至五种糖画图案,结果学习了10天便完成了全部“课程”,直让老师傅惊叹。回到家,他还从网上学、从书本上看,有时也去拜访糖画高人,她的糖画技艺越来越娴熟。到2011年,孩子长大了,王桂玲也开始在全省各大展会上亮相她的糖画手艺。
  王晓杰是一名葫芦雕艺人,也算是一名年轻的手工艺者,就是在一个不足50厘米高的葫芦上刻蝇蝇长文,没有十年工夫绝难“出师”。王晓杰从15岁开始跟着师傅学艺,现在小到一个核桃大小的葫芦、鼻烟壶,他都能用手中的刀,将其雕刻得栩栩如生。
在艺术和生活之间
艰难选择

  很多民间手工艺者在追求艺术创作的时候,也不得不直面生活的艰辛。胡立华当初学做中国结也是因为下岗,这些年,她摆过地摊,给别人做过培训,以求分担生活压力。现在,胡立华已经有了自己的门店,也有很多学校请她上课,更多时候,她把工作当成了一种乐趣。“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元素,不断创新,让这门技艺发扬光大,参加这种民俗文化展,是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结。”胡立华说。
  赵志纯制作各种各样的“布艺”可以以假乱真,但是所有作品在她眼里都是“非卖品”,这些年她的作品已经有两大袋了,她带着这些宝贝走南闯北,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手艺。“只要有展出机会,她都会想办法参加。”老伴告诉记者。
  潜心艺术,也需要养家糊口。大强在曲水亭街有一家漫画工作室,平时会做一些创作,每逢节假日则面对游客,通过画像收取一定的报酬。“报名参加文化展,最主要的是想让更多人了解这一行,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宁可少做点生意也是值得的。”
  王桂玲制作糖画十多年,糖画不单单是一门技艺,也是她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五一小长假,除了参加手工艺文化展,她还在千佛山景区租了一个铺位,日程安排得很紧。事实上,与其他人追求纯粹艺术相比,她不得不承受更多的生活重担。
  民俗艺术“曲高和寡”,除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让很多尝试者望而却步。柴米油盐酱醋茶,让艺人在面对纯粹的艺术时,不得不做出选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