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职业选择中美父母的不同态度
2014年06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美式教育的秘密》 蔡真妮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5月出版
     为什么很多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与快乐,独立、有主见又坚强?
  为什么他们健康、阳光又富有创造力?
  旅美作家蔡真妮深入美国社会并在美国生活十多年,养育了三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新书《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美式教育的秘密》中,她结合自己三个孩子的养育经历,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美国家庭和学校里感人有趣的故事,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向我们揭示美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真谛——接纳使孩子成才。人生的路有很多条,父母要把孩子引向获得幸福和快乐的那条路。当孩子拥有了强大的内心,人格健全,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全部责任,他会以自己的方式成才,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蔡真妮
  美国律师的儿子
以清理烟囱为职业

  朋友们在一块聊起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差别,都觉得对待孩子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可能是中美父母差异最大的地方。
  我们小区聚会时,有个邻居请大家推荐一个清理壁炉烟囱的公司,另一个邻居马上说她儿子就在专门清理烟囱的公司工作,还特意把儿子名字写下来,让邻居打电话时提她儿子的名字,这样公司就会让他来干。邻居说起儿子非常自然,热心为孩子拉生意,一个劲夸儿子干活非常认真仔细,说很多老客户都回头找他。我们社区是比较典型的中产阶级阶层,这个邻居家男的是律师,女的在医学院负责招生工作,在中国这样的家庭大概不会让自己孩子以清理烟囱为职业的。
  另一个朋友认识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不管生意上的事情多么忙,这位父亲总是抽时间参加儿子的童子军活动,接送儿子去踢球,参加儿子的家长会,不错过儿子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然而,他却在孩子上什么大学、从事什么职业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最重要的人生选择上撒手不管,连人生方向都不给孩子指一指。
  他儿子高中毕业前陪同学报名参军,被招兵的人“忽悠”得热血沸腾,当场也跟着报了名,就这样跑去参军了。退役后,上了一所普通大学混到毕业,到处打零工又混了几年,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似乎开窍了,对事业什么的开始关心了,就半工半读拿了一个MBA学位。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工作过,到三十六岁才回到父亲身边,开始接手家族的生意,逐渐地掌管大局。
  朋友曾问这位企业家,为什么在孩子年轻时不给他一些建议和指导呢?让儿子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年的时间。企业家很奇怪地问,这怎么叫浪费呢?
  没有谁的生命是被浪费的!孩子的每一个经历都是自己选的,都是他的人生体验,都是属于他自己的财富,何况他一直过得很快乐、很充实。
  美国父母在意的是孩子是否过得开心,他们不用孩子的成功来为自己增光,也不拿自己孩子和别人比,他们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也允许他们选择不同的人生路。

中国孩子选专业
需要父母把关

  我们中国父母对待孩子的职业选择是什么态度呢?
  有网友给我来信说孩子明年要考大学了,想咨询一下美国现在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她说如果孩子大学读对了专业,以后无论是就业还是出国留学都具备优势。我回答她孩子要学的专业不应该问别人,要去问孩子,看看孩子的兴趣、专长在哪里。她说:孩子懂什么,这么大的事儿父母要做主把关才行啊!
  我们父母对于自己从事的行业很了解,而对于其他专业的认识却有很大的局限性,也不具备前瞻性,就像二三十年前的中国,有多少人明白互联网?谁会知道与互联网相关的专业现在会这么热?孩子自己选的专业也许更有前途呢!
  父母为孩子选专业,孩子不好好学、毕不了业,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我有个远房亲戚,他们家是从中国台湾移民美国的,独生儿子天资聪颖又听话,从小音乐、绘画、体育、中文学了个遍,样样出色,成绩更是一直拔尖,以他们高中第一名的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四年后,在父母的坚持下,到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学医,毕业后他申请到纽约一家大医院当住院医生。
  霍普金斯医学院和哈佛医学院齐名,在美国的医学院里数一数二,是非常难进的学校。当初他被录取时亲朋好友都高兴得不得了。父亲希望他将来可以当个外科医生,收入好,地位高。
  可就在完成了医学院的学业、当了两年的住院医生,再过两年就可以进入专科训练的关头,他写信告诉父母,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兴趣不在于此,他决定不干了!然后,他不理会家里的“大地震”,不去医院上班了,跑去纽约参加动漫制作的学习班,边学边干。
  其实这个年轻人从小就显示出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对计算机程序设计也是无师自通,在高中时还得过程序设计方面的奖项。但是因为他在各个方面都太优秀了,真正的兴趣和特长被掩盖了。父母一门心思就想培养他当医生,这在他们那一辈人眼里是最好的职业。父母比较强势,而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从小到大基本没有自己做选择的余地,就被父母一步步推上了当医生的道路。
  但他打心眼里不喜欢每天面对鲜血、疾病、死亡和患者那一张张痛苦的脸,他更喜欢在电脑上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他说,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每天都是度日如年的感觉。有一天连续值班二十四个小时,晚上他走出医院大门,看着漫天的繁星闪烁,觉得自己好像行尸走肉一样,心里想着这样过下去生活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良辰美景与他一点都不相关。他当时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勉强自己?难道一辈子就在这种绝望中度过吗?
  在他终于做出放弃医生这个职业的决定的一刹那,他说,仿佛全身的枷锁一下子被打破了,整个人都舒展开来,天都变得又高又蓝了,那种轻松愉悦不能用言语形容。他唯一的遗憾是自己优柔寡断,耽误了十年的时间,精力最充沛的青年时光被用来强迫记忆那些医学知识了。
  父亲当时听到消息气得大骂他是孽子,骂他“幼稚”和“肆意妄为”。他怕挨骂,放弃做医生后,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回家,也不接父母的电话。
  母亲和亲朋好友说起这事就抹眼泪,说我们这是人财两失啊!几十万的学费打水漂了不说,儿子的影儿也见不到了。
  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动漫工作室,一开始接些小活,后来接一些大公司的活,再后来一直和迪士尼公司签约,然后工作室被迪士尼收购了,他的身价暴涨,已达到一名外科医生一辈子也达不到的水平。他父亲依然对于他从事的“旁门左道”的职业不能认同,不过在周围人的艳羡中开始慢慢地接纳他,已能和颜悦色地跟他正常沟通了。
  他工作起来很辛苦,忙起来常常是几天几夜连轴转,但他乐在其中,天天像上了发条一样。
  我想,即使他的动漫公司没有被收购,他的收入有限,他弃医学动漫的选择依然是正确的,因为他从事着自己真心喜欢做的工作,他在快乐地生活。
  一个人在过自己喜欢而不是别人期望他过的人生,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也才更有可能做出成绩。父母最终是希望孩子生活得快乐幸福,所以要想开些。孩子学什么专业,做父母的可以给孩子提供参考意见,但是最后还是应该由孩子自己做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吧,即使有时候这选择看着有点“不靠谱”,也许孩子会因此走了些弯路,可他终会找对方向,会拥有充实而快乐的人生。
  让孩子不背负父母的期望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我们可以给孩子的自由和幸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