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留30多年的住房问题解决了
2014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30日讯(记者 王倩) 市民范先生反映,30多年前他的私房交公,但后来落实私房政策时,原有3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只剩下17.7平方米,30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多次找主管部门,在市中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人员的协调下,问题得以解决。
  范先生住市中区四里村。上世纪70年代,他遣返农村,原有自留房屋交公。后来他经过落实政策回到济南恢复工作,但无房居住,范先生的房屋其中几间已经被翻建,另外有两间被用作防空洞抽水泵房。
  “按照文件,住房面积是30平方米,但当时的房屋只有17.7平方米,我就一直等,没想到一等就是30多年。”范先生说,2004年,他在之前住房附近又加盖了两间小屋,总面积只有6平方米多一点。“如果无法补回之前的13平方米,只要承认这两间小屋的合法性,我也同意。”
  市中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调查核实后,召集四里村街道办事处、市中区人防办相关人员召开联席会议,专门研究如何妥善解决范先生的问题。最终,依据遗留问题发生时期政策解决遗留问题,为范先生现在居住的6平方米的房屋发放了公租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