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
翻开《齐鲁晚报》,先看“青未了”
2014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刘高

  江华自小喜欢文学,上学时特别热爱读书。“我原名姓李,高中时候,班里流行给自己起字命号,我拿来《青春之歌》中江华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字,现在也一直用着,你就叫我江华吧。”“江华”笑着对记者说,看了七八年《齐鲁晚报》,现在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她也始终是“青未了”的忠实粉丝。
  点着煤油灯
通宵看完《迎春花》

  说到江华的文学爱好,她首先想到了自己上学时看的书。“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书很珍贵,大家都相互借着看,很多书传来传去都磨损得很厉害。有时甚至把书给撕成三部分,大家分开看,看完再粘起来。”江华说,“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和《山菊花》三部曲是我小时候看过的印象最深的书。小学5年级看的《苦菜花》,初二时看的《迎春花》和《山菊花》。”说起看《迎春花》,里边还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
  五年级看完《苦菜花》后,江华始终惦念着三部曲的后两部,但一直没有借到。有一天,一位当过兵的叔叔来到江华家里,在聊天的时候得知小侄女有本《初刻拍案惊奇》,想借回家看。刚上五年级的江华看不懂这本文言名著,就把书借给了叔叔,并借了叔叔的《迎春花》。
  “盼了好久了,当知道他有《迎春花》的时候,心里特别兴奋,”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江华回忆说,“第二天放学回家,我匆匆写完作业,借着煤油灯光就开始看。”
  江华回忆,叔叔的那本《迎春花》还很新,封面是白底,有几枝向上的迎春花,书名三个字是很细的字体,“整体给人一种很清亮的感觉。”
  时值冬天,江华与弟弟住在一间房里。“我妈妈看我在写作业,就回去睡觉了,哪知道我写完作业还点着灯看书。”回想起那晚偷点煤油灯看书的情景,江华感慨万千。窗外是刺骨的寒风,屋里微弱的煤油灯光旁,江华快速地翻看着,“那本书很厚,有五六百页,看的时候几乎就是一目十行,终于赶在天亮的时候看完了。”
  那时候,煤油很珍贵,“我母亲要是看到我点了一晚上灯,耗了那么多煤油,肯定饶不了我,”江华略带庆幸地说,“幸亏那个灯只是我们那个房间用,我又去添了些煤油,才没被我母亲发现。”
  由于看得太快,不够仔细,江华对《迎春花》的印象不如另外两部那样深,但她仍然记得当时自己被书中人物的革命激情和为革命艰苦奋斗的经历所感染。“放学后我去还书的路上,还在不停地翻,重新看呢。”
重拾“青未了”
至今情未了

  大学毕业后,江华先是在老家的中学任教,后来到烟台某幼儿园当老师。有一次去济南出差,她在报亭里看到了齐鲁晚报,“那时印象就很深,尤其是里边的‘青未了’。”江华说,“当时以为《齐鲁晚报》只在济南发行,别的地方都没有。”
  后来,在一个春暖花开,樱花烂漫的春天,江华去开发区,在一个报亭的众多报纸中一眼认出了《齐鲁晚报》,“烟台也有齐鲁晚报!”江华非常惊讶,她又看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青未了,并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江华看《齐鲁晚报》已经有七八年时间了,“我们家早就订了《齐鲁晚报》,我丈夫喜欢看新闻,我就喜欢看青未了。”江华说,“尤其是里边很多名家文章,以及讲述各地风俗的文章。”
  不仅喜欢文学,江华还常常动笔写,“以前的很多日记,写得很完整,可以当做一篇独立的文章了,后来工作忙,再加上对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写得慢慢少了。”虽然如此,“但不管什么报纸,拿到手里先翻文学板块。”江华依旧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对“青未了”的热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