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乡镇技术员入选全国专家库
渔船上的发明家
2014年07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成胜给傅村养鱼户的武昌鱼种鱼打催产针。
  杨成胜为养鱼户细心调配药剂。
  在杨成胜的帮助下,李彦合(右)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养鱼大户。
  杨成胜的妻子经常帮他缝制新研发的养殖用具。
  杨成胜长年奔波于塘头池边,为养殖户义务服务。
     文/片 本报记者 陈文进 通讯员 陈志敏

  杨成胜是济宁微山县傅村鱼技站的技术推广员,23年来他跑遍了傅村周边7000多亩鱼塘指导渔民科学养鱼,并将自己发明的51项渔业技术专利无偿给渔民使用。日前,杨成胜凭借他丰硕的科技成果,入选中国水产专家库专家,他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位以乡镇渔业技术推广员身份入选中国水产专家库的专家。
  傅村毗邻南四湖,很多渔民以养殖为生,在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的杨成胜来到傅村鱼技站之前,当地还没有一名技术推广员。傅村养殖渔区大多在偏远地区,路途崎岖,杨成胜或骑车或步行,和渔民打成一片。
  杨成胜将大量的时间用在科学养鱼的发明上,他已申请了51项专利。他的足迹遍布周边广大渔区,义务开办了50多场渔业技术培训讲座,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和所有专利无偿传授给湖区渔民。其中,鱼卵立体孵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鱼苗孵化率,还能大大减少对水质的污染,此项技术已在湖区养鱼户中普及。
  此外,杨成胜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今年成功入选中国水产专家库,成为全国唯一一名乡镇技术员出身的水产养殖专家。
  在他的帮助下,许多养鱼户脱贫致富,杨成胜却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他每个月的工资几乎都被用来购买研制新养殖用具的材料和书籍,他的妻子白天送快递维持生计,晚上回家帮他缝制新研发的养殖用具。
  还差一年杨成胜就满50岁了,他仍然每天奔波在塘头池边,乐此不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