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昌老人家中挂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照片。 本报记者 寇润涛 摄
朱村矗立着“钢八连”雕塑,这里的红色文化积淀深厚。 本报记者 寇润涛 摄
本报记者 寇润涛
复活的红色“圣地”
从临沂市区往东南方向走30公里,有一个叫朱村的村落。从抗战“钢八连”到支前模范村,朱村在历史中留下了重要一笔。
11月9日,天刚蒙蒙亮,84岁的王克昌早早地搬了个马扎坐在路口的屋檐下。他在等人,前来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人。
每天,寻访红色文化信仰的“信徒”都络绎不绝。
这个背负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的村落,从少人知晓到红色文化“圣地”,与一年前习近平的到访密不可分。
“去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村,看望我这个老支前模范。”王克昌凝望着挂在屋里的照片——那是去年他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合影。
老人的屋子与朱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一路之隔,房子里挂满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照片以及老人的家庭合影。
回想起一年前总书记视察的情景,老人仍历历在目:“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下一代都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让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总书记来访,没有夹道的鲜花,没有封路,也没有拉警戒线。这种“习式”风格给王克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记者说:“这体现的是党中央领导人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感情。”
一年过去了,在王克昌眼中,这份感情已经融入当地的干群关系中。
“就说村里马路两旁的花坛,总书记来都没有鲜花,现在咱普通庄户人家出门就有花看,马路也干净。”王克昌说,这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变化。
村子里的“红色传承”
王克昌没有等太久,9日上午9点半,来自东北的一个旅游家庭慕名来到朱村。
“听说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这个村视察,我们也来一次红色文化学习之旅,拜访一下支前模范老前辈。”游客张睿说。
走进朱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解说员沈怡君的引领下,游客回顾了“钢八连”的抗日历史,了解了军民双拥双建“鱼水情”……
刘少奇、粟裕、肖华等都曾经在朱村工作和战斗过。朱村八路军抗战是滨海抗日战争史上较为重要的一次战斗。为此,村民王经臣曾专门外出搜集资料,2012年,最终建成了由朱村抗日烈士陵园、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朱村历史文化陈展室和朱村档案资料馆四个部分组成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我小时候就听钢八连的故事,所以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钢八连对朱村有恩,我要让钢八连的精神传承下去。”谈起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初衷,王经臣如是说。
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迎来一位特殊的“游客”——习近平总书记。
去年11月25日,习近平在这里参观时说:“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
总书记视察后,王经臣又有了新想法。他和村里共同努力,在今年11月前建成了朱村军民双拥双建展览室,将搜集的民拥军军爱民“鱼水情”照片、文字资料整理展示。
像支前模范王克昌一样,沂蒙人在战争时期做到了“最后一把米交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用独轮车推出了新中国的胜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朱村人民筹军粮、做军鞋、支援前线、抬担架、救伤员不计其数,先后有近百人参军,40多人负伤,王经奎等八名同志为抗日救国和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不过,电视剧《沂蒙》主人翁于宝珍的一句“恩不是债”,说出了王克昌那代人的心声。他说:“付出是因为良心的驱使,我们所做的一切符合自己的意愿,付出不是为了求得回报。”
“双拥双建讲的是军民情,这种感情在如今的干群关系中非常值得借鉴。”王经臣说。
把“百姓事”变“自家事”
干群关系搞得如何?村民感受最实在。
11月9日,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忙着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对这次选举,村民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期待着这场投票选出他们认可的“代理人”。
从2011年建成朱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以来,每天2名村干部轮流带班,及时解决村民遇到的困难。
按照村两委的要求,村干部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够即时办理的要即时办理;不能即时办理的,要一次性告知相关要求,第二次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或给予答复”。每半年,村委会对村里的特殊家庭排摸一次,对低保户、残疾人家庭、空巢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进行建档,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每名“两委”干部联系一个党小组,每名党员联系3至5户群众,把服务直接延伸到家庭。
在王克昌家里,老人拿出一张“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承诺卡”,上面有“结对子”干部的手机号码,方便其遇到困难时及时联系。
老人说:“过去,部队帮我们打跑了日本鬼子,保护我们老百姓,我们当然倾力支持部队在前线打仗。现在,干部尽心为群众服务、解决困难,老百姓也会像当年支前一样支持干部。”
四年光景过来,身为村支部书记的王济钦也深有感触:“以前都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其实不完整,如果车轱辘不稳,大家劲儿不往一处使,火车也跑不快。”
2000亩葡萄园的实惠
朱村村两委的村政“改革”赢得了群众认可。更重要的是,干部可以把精力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思考、探索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发展经济并不与红色文化建设相违背,这在两年前山东省社科院课题组的调研中曾专门提到。
课题组认为:把握好红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将红色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带动经济发展,让老百姓感受到红色文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和经济上的实惠,否则红色文化建设本身就是背道而驰的。
朱村人虽然不懂这些理论学术问题,但他们在实践摸索中一边弘扬红色文化,一边正想方设法为村民带来经济上的实惠。
在朱村投资2000万新建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内,2000亩葡萄今年每亩平均为农民增收7000余元。
“今年园区的葡萄价格不算最好,每公斤平均卖8元,亩产量基本上能达到2000公斤以上,每亩地为村民增收7000余元。”王济钦说。
在山东省社科院课题组的调研报告中这样形容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精神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形而上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精神,离我们很近。”
而身在红色文化之地的王克昌看到,“村里变得更干净了,村民文化生活多了,村民的素质提高了,村风变得更好了”——这就是红色文化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