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戏楼牌坊上的故事传说
2014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图为古城西一处新建的牌坊。 本报记者 凌文秀 摄
     本报记者 凌文秀                    
  20世纪30年代的聊城城关街道上,经常能看到一些高大雄伟的戏楼、牌坊和大影壁,每一处都有自己的故事。
  东关大街北“铃铛湖”曾称“小丁家坑”,据传这是明朝皇帝朱棣封赏给明朝一位御史丁志芳家眷的。而这位丁志芳正是因为反对朱棣夺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而被杀。聊城的忠臣祠、丁家坑便源于这段历史传说。
忠臣祠丁家坑记录忠义故事
  今年74岁的古城区老居民陈保荣介绍,丁志方是聊城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曾任吴桥县令,后升迁至御史。公元1394年,朱元璋驾崩,传位给孙子允炆。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在建文四年夺了自家侄子的皇位。当时丁志方坚持“忠臣不事二主”,誓死反抗朱棣,在南京木末亭被杀害,被杀时42岁。
  到了明万历十七年(1589),巡抚上奏想给丁志方、铁铉、陈迪、胡子昭、高巍、王省、郑华建祠,并祀为“七忠烈”。聊城因此修建了“忠臣祠”。
  “忠臣祠”俗称“丁家祠堂”,面临东关大街,东西宽20米,南北长约100米。门楼高大(配有木栏杆门),门坎高,大门既高又宽且厚。1947年聊城解放后,“忠臣祠”的神龛被拆除,祠堂一度被改用于小学课堂及扫盲夜校。20世纪60年代中期,依当时城市规划,将整个祠堂及附属建筑全部拆除。
  “除了忠臣祠,还有个丁家坑跟丁志芳有关。”陈保荣介绍,有的说丁志芳被杀时,死尸不倒,血流成一个“忠”字,人头落地时竟发出一个“坑”字音。朱棣听说后很有感触,下旨把丁志芳故土的一个大水坑封赐给丁家,东关街南面的这片水坑就叫了“丁家坑”。还有个说法是,皇帝感丁志芳忠勇,想抚恤丁家家属,赏赐前问丁氏家眷:“东昌府什么大?”家眷回答:“东昌府的坑大。”于是皇帝说:“那就把坑赏给你吧。”
  丁家坑北临东关路南街,南至羊使君街东首,西至米市街,整个坑呈南窄北宽的梯形,面积又大水又深。据传,东关大街南北之坑及柳园一带的坑都属丁家所有,东关大街北“铃铛湖”曾称“小丁家坑”,“柳园坑”曾被人盗卖,不过这些都是传闻罢了。

戏楼多是庙宇的一部分
  “以前,戏楼多是大庙的一部分,它和庙门连体,门向外,戏台向内。人们进庙要从戏台下通过。”区政协文史研究员高文广介绍,这些戏楼在庙会或庆典时便唱戏三五天,白看不收钱。戏台有一丈多高,人们站在台下仰着脸看戏。
  “老府院,被人们叫转了音,叫成了‘老虎院’。”古城区老居民、今年74岁的韩庆云回忆,路东院内有一座戏园子叫聚乐戏院。整个院子用苇席搭成,戏台有一米多高,台下摆放一排排的木质大连椅,整齐舒适,另有包厢茶座,夏天还有毛巾擦汗。夏天的时候,毛巾在院子里满天飞。看戏不是买票而是扔钱进场,门口放一个大箩筐,一人站在箩筐旁边,观众掏出钱来让这个人看过,再把钱扔到筐里便被允许进场。演出剧种多是京剧和河北梆子。演出时间最长的是李家班,班主李长业。曾有一段时间因角色不全,在一出戏中,一人唱京剧,一人唱河北梆子,这叫“两搭勺”,这可忙坏了拉弦子的。
  万寿观戏楼是一个宣传抗日动员群众的场所,聊城重要集会都在这举行。民族英雄范筑先是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鲁西北抗日游击队总司令,并且还担任聊城县的县长,驻扎在城内楼西大街。他的政治部人员都是抗日英雄,多数是共产党员。下属文工团专演话剧,当时人们称话剧为文明戏,不敲锣鼓,用管弦乐器伴奏。剧情以现代生活展开;以动员抗日救国为目的,演员个个胸怀杀敌激情,竭尽所能把戏演得有声有色,感人至深。

  “封建时代的牌坊有很多种,从清代两部县志上看,城里大街小巷及东关都有不少,有的街上甚至有十几座。有的彰显功名,如进士坊;有的炫耀官职,如大廷尉坊、御史坊;有的显示家族荣耀,如八世科第九代恩光坊;有的褒扬德行,如孝行坊、贞节坊等。”高文广介绍,贞节牌坊是旌表节妇烈女用的,全用长条大石扣接而成,高宽各近三丈,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建在十字路口,行人必须从它下面通过,让人们羡慕、敬佩、怀念。在那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提倡“失节事大、性命事小”。在每一座贞节牌坊后面,不知流淌过多少眼泪。
  大影壁是遮挡大门门楼用的,建在门里的称影壁,建在门外的称照壁,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它就是一段高墙立在门内外,把行人的视线隔断,免得人们看到门内的情景。它们高3米左右,下以青砖砌1米多高的基础,用青瓦封墙顶。两端也以青砖包边,中间填砌土坯,白灰抹皮,也有用红土涂成红色的,很坚固、很威武。影壁证明这一家户大人多,声名显赫,有过不少峥嵘岁月和光荣事迹。
  “聊城东关南郊外营园子前面,有个长达10米的影壁,论大,它是聊城影壁之最。”高文广介绍,民国十年左右,驻聊“山东混成第四旅”在此杀了一个据说有通匪嫌疑的张团长。商号大院内也多有影壁,上书文字,各具寓意。古楼西转角处文星当铺的大门里,以山墙为影壁,写着一个红色的“当”字,有一丈见方,特别醒目。东关路北有一家澡堂,影壁上有“雅观园”三个字。著名药铺“怀德堂”、“益寿堂”大门内影壁都写的是“云深处”。意为此处若云烟缥缈之仙境,名贵药材、“神药仙丹”应有尽有。
  县衙门口的照壁,位于楼西大街路南,与衙门隔路相对。它并非独立建筑,而是依赖住户的后墙装饰而成。民国初年,聊城县政府布告均在此张贴。1933年,聊城县长孙桐峰亲笔在照壁上书写了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制定的《为政箴言》。这个照壁到20世纪70年代还存在,“文革”中书写过《毛主席语录》和政治口号。
众多过街牌坊个个有故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