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沧桑势参天,结瘿穿孔志气坚
2014年11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主干亦结九瘿,穿七窍,但仍枝繁叶茂,虬枝交错,硕果累累。
1
玉皇大帝赐“天枣” 枣核落地成“寿树”
  信阳乡位于无棣县城北5公里处,这里人杰地灵,因汉代名将韩信屯兵而闻名。信阳,地方志曰韩信故城,是宋代词人李之仪故里,抗日将领冯安邦家乡,树龄达1300余年的唐朝老枣树就位于此乡的李楼村,与海丰宝塔遥相呼应,尽显塔影唐枣美景。
  记者于9日上午10点赶往唐枣树所在的李楼村,是日,阳光明媚,天朗气清,途径一段乡间土路,泥土散发的气息和着葱郁麦苗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此时,记者回忆起儿时曾绕路途径李楼村去姥姥家的一幕,那时,连片的村庄还没有通上柏油路,晒干的玉米秸秆像一座座小塔矗立在宽敞平坦的场院里,而那一棵老态龙钟、异常粗大的唐枣树同样立在那里,母亲指着树说,当年秦琼将马拴在这里,吃了树上的枣子,打了胜仗。
  十多年未曾再见,不知道现在的唐枣树变成了哪般模样。凭着儿时的记忆,记者辗转来到了李楼村南边唐枣树所在的地方,以前的场院变成了广场,有两个老人正在聊天,而他们的孙子正在戏耍打闹。周围的土房已改建成了砖瓦房,枣树也被白色的栏杆围了起来。
  树还是以前的模样,不过有很多新枝从根底长了出来,棕色的树干虽历经千年沧桑,却还是依旧昂扬。树高7.6米,直径1.6米,树冠6.35米,主干结九瘿而体态易壮,穿七窍而志气强坚,满身张裂的树皮在宣示着岁月悠长。
  正在路边晒黄豆的88岁村民钱德荣说,这棵老枣树虽在路边,但村里人从不折损其一枝一叶,他们已经把这棵老枣树尊为“寿树”,虽无人浇水施肥,每到盛夏,这树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据他讲述,当年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各路神仙应邀参加,北海龙王带着他的龙宫虾将也前来赴宴。只因那看管蟠桃园的孙大圣偷吃了仙桃,让宴会仙多桃少,无奈,司宴官只好宣布品尝蟠桃者仅限各路首领,这样,北海大军只有龙王饱此口福。
  为了照顾情面,玉皇大帝差托塔天王李靖搬来一坛“天枣”,分给众多龙宫虾将。龙宫虾将将玉皇大帝恩赐的“天枣”带回龙宫吃完后,就将枣核扔在海底,若干年后,海潮退去,广袤的海滩上慢慢长出了枣树,而这棵树就是其中的一棵。
  “据说,唐朝年间发生一次海啸,这里方圆百里都被淹没,庄稼房屋皆被毁掉,唯独此树屹立不倒,并长出甘甜的长枣让灾民得以果腹。”钱德荣说,“这棵树有仙根,保佑着这里的人们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无棣县城北5公里处的信阳乡李楼村南有一棵树美名曰“唐枣树”,据载,该树系公元621年所植,树龄虽逾千载,主干亦结九瘿,穿七窍,但仍枝繁叶茂,虬枝交错,硕果累累。村里男女老幼皆尊其为“寿树”,称其果为“寿果”,传说食用一颗可延寿三载,而关于这棵树的传说也是不胜枚举。
慕名而来者 络绎不绝
  文/片 本报记者 孙秀峰
2
唐枣树是“枣树王” 救了魏王美名扬
  82岁的李玉峰正在门前晒太阳,他说,从他记事起,这棵树就是这个样子,树干上七孔八洞的,不过每年都能长很多大枣,小时候无人看管,他和小伙伴就经常爬到树上摘枣吃。
  李玉峰告诉记者,村子里流传着这么一首儿歌:“枣树王枣树王,救了魏王美名扬。救济百姓度灾年,人人都来把你唱。”每到枣儿成熟的时候,村子里的孩子们就抱着这棵唐枣树唱这首歌。其实,关于这棵唐枣树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当年,刘邦的大将韩信跟魏王豹在信阳古城大战一场,魏王豹中计,全军溃败,好不容易突出重围,却被韩信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眼看就要追上。正在魏王豹绝望的时候,他突然看到前面不远有棵大枣树,无奈之下他大喊三声:“枣树,救我!”魏王豹话音没落,只听见这棵枣树“咔嚓”一声,树身裂开了个大口子,魏王豹赶紧钻了进去,只听“哗啦”一声,郁郁葱葱的枝叶正好把魏王豹遮了个严严实实。
  韩信眼见着魏王豹来到树下,等追到跟前,却连个影子也没有找到,于是便命一部分士兵继续向前追,留下一部分继续寻找。魏王豹在树洞里是大气都不敢出,就这样一直等到天黑,等韩信带领兵走远后,才扒拉开树枝钻了出来。魏王豹爬起身来,对着这棵救命的枣树说:“待我东山再起,一定给你们披红戴花,封你们为树中之王。”说完就向着自己的大本营跑去了。
  可是没想到,魏王豹逃回大本营后不久,就中了卸甲风,在他弥留之际,想起了对那棵救了自己一命的老枣树的承诺,不禁泪流满面,于是他便命自己的亲信按照自己所说的地点找到那棵老枣树,封它为“枣树王”。直到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它仍然果实累累,救济百姓度过了无数个灾年。
  记者把思绪从万里之遥拽回,走到枣树近旁驻足观看,再次审视眼前的这棵“祖宗树”,由北观之,粗壮的树干上黑鳞斑驳,如镂龙雕凤,苍劲强健,而由南观之,则腹中空洞,足以容人。不禁感慨,阅千年之沧桑,经风霜其愈弥坚,这是有多强的生命力!
  正当记者感慨万千之时,一位老者从背后走了过来。“你也是来看枣树的啊?”记者会心一问,只听老者答曰,“30多年没见这棵树了,心中甚是想念。”
  原来老者姓吴,名本升,信阳乡吴店村人。“三十年多前,我慕名而来,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棵树,感觉就是于沧桑之间透着些许顽强,扭曲的树干,虽已是千疮百孔,但也是坚硬如铁,让人感慨不已。”吴本升说。
  吴本升告诉记者,他在河南中原油田工作30余载,退休后的他选择回到老家颐养天年。这是他回家的第九天,拜访完老朋友后,他便骑着自行车再次来到这棵“唐枣树”前。“虽然已是冬天,老枣树没有一点‘绿色生机’的样子,但能一瞻它别样般的容颜,也算是再会‘老朋友’了。”吴本升说。
  围上前来的钱德荣说,盛夏时节,前来观看老枣树的人络绎不绝,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他们都是冲着“千年唐枣树”的威名来的。
  “前几年,很多外地的年轻人到这来,烧香叩头摘枣吃,有时候还往树底下插小旗,往树上绑红绳,多数是许愿的。”钱德荣说。
  据《唐枣碑铭》记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这里发生了大海啸,方圆百里一片水天泽国,唯有此树幸存下来,并与大觉寺相对而立。1990年,无棣县人民政府为此树立碑“唐枣”。
  千年唐枣树历尽沧桑树干坚硬如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