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国学讲堂第五讲
听荀子名篇《非十二子》挺过瘾
2014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艳杰在讲座中。
     本报11月29日讯(见习记者 朱文龙) 11月29日上午,名士豪庭第二社区居委会聚集了一批“国学爱好者”,他们有的来自名士豪庭社区,也有的从科院路等地赶来。这里进行的是本报与名士豪庭第二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的“社区国学讲堂”第五讲,来自山东大学高等儒学研究院的硕士生孙艳杰,与社区居民分享了荀子的哲学智慧,讲述了这位先秦先贤对同时期其他思想流派的看法与评价。
  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孙艳杰对《荀子》名篇《非十二子》深入透彻地进行了阐述。她介绍道,这是一篇研究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学术思想及流派的重要文献,其主旨是要求实现思想统一。荀子认为,要实现“一天下,财万物”的政治理想,必须统一思想,效法“仲尼、子弓之义”,“务息十二子之说”。在这篇文献中,荀子列举了六种学说,对十二个代表人物进行了评述。
  在讲座中,孙艳杰深入浅出,语言朴实,表述生动,将荀子的思想直观地展示在听众面前,让前来听讲的居民大呼过瘾。
  李老师家住科院路,年过花甲的她一直热衷于学习新知识,这是她连续第五次参加“社区国学讲堂”,谈起这次活动她赞不绝口。“这个活动不错,这些老师的水平都很高,讲得也比较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喜好,希望这个活动能一直办下去。”
  “不会讲完了吧?”在讲座快要结束之际,一位老人推门而入。据了解,这位老人姓孙,家住工人新村附近,是本报的忠实读者。老孙对国学很感兴趣,在报纸上看到了“社区国学讲堂”预告后,十分高兴,早上七点便从家中出发前来听讲座。由于老孙对名士豪庭一带不太熟悉,花了近一个小时时间都没有找到名士豪庭第二社区居委会。最后在一位保安的协助下找到了课堂。
  “车是八点半到的。我以为时间来得及,就慢慢找吧,谁知道找了一个小时。”老孙可惜地说。在得知老孙的遭遇后,孙艳杰把最近两周的讲义赠送给了老孙,并告知了老孙下周要讲的内容。老孙拿到讲义后,连连表示感谢,“谢谢这位老师,我回家之后把这些讲义好好看看,学习学习,下周我一定找不错地方了”。
  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建设书香社区,齐鲁晚报名士豪庭社区服务中心、张刚大篷车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和名士豪庭第二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了首期“社区国学讲堂”,每周六上午在名士豪庭第二社区居委会进行,每次邀请具有相关国学功底的老师与居民分享国学知识。首期预计共有十讲,目前已进行了五讲。为保证课堂效果,每次讲座听众限40人。欢迎热爱国学的朋友拨打88529339(名士豪庭第二社区居委会电话)提前报名。名士豪庭第二社区居委会在名士豪庭第一社区南门附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