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停不下来”的旧日本海军
2015年0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话西游》中,主角至尊宝有一段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这话之所以火,大约是因其形象地刻画出了广大少男少女在闷骚的青春期是如何作践到手良缘的。其实有的时候,一个国家也和一个人一样,当处于朝气蓬勃的“青春期”时,总是不懂得珍惜到手的机会,等到失去后却把肠子都悔青了。我们的东邻日本想当年就干过这么一出,其之所以在二战中被揍得很惨,以至于至今都无法在国际上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政治地位,说起来跟此事有莫大的关系。
  1922年1月20日起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在中国的历史叙事中是一个被一笔带过的事件。然而,该会议对日后整个世界格局尤其是亚太地区军事格局的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的,这场会议签署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的总吨位之比为5:5:3:1.75:1.75。
  列强们之所以在当时想来限制海军军备,其实是有原因的。在那个年代,核弹这种大杀器尚未问世,各大帝国想要争霸全球,靠的主要就是海军,所以都玩命地生产军舰。然而,在目睹了英德两国是怎样在一战前的造舰竞赛中被弄得两败俱伤后,各大国又深感这么互相较劲不是个法子。于是美国跑出来打圆场,提议说咱要不文明点,按比例搞军备竞赛算了,于是美国人就按着这个思路召集当时的世界五大国签了这份海军条约。
  按这个思路说来,《华盛顿海军条约》其实很有点水泊梁山排座次的味道。在这张座次表中,日本其实是最赚的。论工业实力,日本当时家底儿其实最薄,要是各国真都开足马力造军舰,日本恐怕只能勉强跟意大利打个平手。然而,在条约中,美英给日本安排了一个世界老三的位置。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抬举,日本国内真正的明白人当然欣喜若狂。当时的日本驻美公使币原喜重郎在签完条约后长舒一口气,说“日本国民总算可以歇一歇了”。的确,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勒紧裤腰带优先发展军事,如今总算勉强挣来个世界老三的政治地位,接下来还不赶紧补补经济课,发展一下民生?
  然而,长舒一口气的币原喜重郎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华盛顿海军条约》虽然对整个日本来说是大赚,但对于国内另一群人却是个噩耗,那就是日本曾经倚重的那批海军官兵。条约的签订让原本疯狂膨胀的海军突然来了个急刹车,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毕业生一下子连分配都成了问题,原本要当驱逐舰舰长的只好当鱼雷艇艇长,原本能当艇长的改成去擦甲板。这些人考进海军兵学校时原本都是精英,如今落到这步田地,心里当然不好受。
  雪上加霜的是,自条约签订后,世界进入了长达14年的“海军假日”时代,已经被公认为“放假”的日本海军却依然拿着日本普通国民无法企及的高工资,所以在日本国内被称为“吃白饭的”。最后,连日本陆军也一起遭到鄙视。当时的日本军人已经混到了上公交见谁都得让座的地步,地位之惨可见一斑。
  既然“吃白饭”遭鄙视,那自然要找活干,而军人想“找活干”的后果是很可怕的。在怀有私心的日本军人影响下,《华盛顿海军条约》被描绘成一纸丧权辱国的协定,签署该条约的日本政客自然被看成了“卖国贼”。后世的历史学家发现,《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这十余年的时间,刚好是日本军国主义急速膨胀的阶段,军国主义化的最终结果是日本在1935年终于亲自撕毁了曾给自己带来莫大好处的那张“座次表”,《华盛顿海军条约》被废止,世界海洋重回无序竞争时代。日本后来的命运是人所共知的,工业底子、综合实力摆在那里,真要甩开膀子搞军备竞赛,日本哪里是个儿?
  曾经面对一次机会的日本就这样被带进了沟里,错失(更可能是永远失去)了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的机会。一群本该保卫国家的人,最终却因为自身的私利,以“爱国”的名义背叛了国家利益,这个教训警醒着后来者:一个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掂量好自身的轻重、控制住利益集团的暴走倾向,这对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