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的冲动
——透过钱包看美国(二)
2015年01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兰林友
     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初到美国,哪些东西会觉得便宜呢?自然是国内极其昂贵的高档化妆品、名牌衣服、钟表首饰、电子产品等。不然的话,每次推出iPhone新品,那些挤满苹果店的抢购者,甚至大打出手的黄牛们,怎么会尽是黄皮肤呢?
  不可否认,旅游消费有时终究是一种花钱买潇洒的冲动性消费,极易不由自主地去买那些与国内相比具有极高性价比的商品。哪怕不是奢侈品,就是普通的哈根达斯冰淇淋,因在国内贵得离谱,又抬轿进了专卖店,而在美国又是如此平常之物,当然得美滋滋地享受一番。再比如红酒,自然需要好好品尝价廉物美的南美红酒。
  圣诞节前夕,我分别买了一瓶罗斯柴尔德旗下的智利产2012年拉菲巴斯克(Los Vascos)赤霞珠红酒,一瓶法国卡斯第戎河谷(Chateau La Fourqurerie)出品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与梅洛(Merlot)混酿的2010年红酒,加上半打喜力,共计32.55美元。喝酒的人都知道,要是在国内花这点钱,能够买到上述任何一瓶,想必都要夜游高声吟诵《将进酒》了吧?
  与旅游的冲动性消费不同,在美国游学是选择性消费。因为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有优惠条约,访问学者的津贴是不必纳税的。这样,房租便是花费中的大头,我在剑桥市一个月的房租1800美元。许多国人贪图华人的房租便宜,起初痛快地租了他们的房子,但后来大多闹得不愉快,斗智斗勇,比如不开暖气或温度很低等。虽说美国人的房租贵,但通常很规矩。如我所租住的公寓,冬天暖气非常足,充分体验到嘲讽美国人大手大脚浪费能源的典型情景:夏天穿棉袄吃冰淇淋,冬天穿短裤吃冰淇淋。
  我们就靠交完房租剩下的1000多美元津贴过日子。其中,孩子上高中,每月饭费和零花钱100美元,每月电话费53美元,加上医疗保险费,这样每月基本花光富赖莱特项目办给孩子的月津贴。
  医疗保险是另一个花费主项。我给孩子买的医疗保险相对便宜,gateway一年800美元左右。我自己是富赖莱特项目经办的Seven corner,具体数额不详,但按常理推算,应该至少2000美元。
  前来美国游学,行前大多做过严格的体检,通常带着常备药,基本上打定主意不在美国惹上医疗麻烦。一般来说,医疗保险就是按照规定缴纳保险费,几乎没有机会用上。当然,也有个别同胞为了省钱,没买医疗保险,偏偏又遇到车祸之类的意外,那麻烦就大了。
  还有,在外游学之人大多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洒脱花钱,因为美国人通常要到海外旅游,生活得潇洒自在。当然,要是想得开,虽说不能畅游海外,但周游美国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美国交通非常方便,又十分便宜。
  平心而论,即便在国内生活,如果每月能有1500美元生活费和1800美元的租房费(约2万元人民币),理论上也可以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要是还能周期性地赴大理、腾冲、金平等地过一过简单主义的生活,甚至还可以获得一种套利生活所携带的优越感。然而,人终究是一种文化动物,并非简单的一项经济指标就能确保人生的满意状态。当我们深刻体验了另一种生活情境之后,自然要深入思考,我们怎么样、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在蓝天白云之下,轻松自在、平和安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哈佛医学院富布赖特研究学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