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首都治治城市病
2015年03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3日,埃及召开经济发展大会吸引海内外投资。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等话题成为代表委员以及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仅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联通,另一个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无独有偶,在今年两会快结束时,3月13日,埃及政府宣布计划新建一座500万人口规模的新行政首都,以缓解首都开罗的压力。
  实际上,虽然方式不尽相同,这些年来不少国家都在为首都减负瘦身而行动着,其中的经验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
  □本报记者 赵恩霆 整理

首都之外
另建新行政中心

  2014年末,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100万人。埃及首都开罗的情况与此类似,目前其人口达到1800万人,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至4000万人。与北京等国际大都市一样,作为北非及阿拉伯世界的最大城市,开罗的“大城市病”一点也不轻。
  正因为这样,埃及政府才打算在开罗与东部苏伊士运河沿岸城市苏伊士之间建造一座新行政首都,面积700平方公里,设25个居民区,可供至多500万人居住,并将其打造为商业中心城市。
  埃及住房、公共工程与城市化部长马德布利说,新行政首都将拥有大片绿地,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还有一座国际机场、一座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迪士尼乐园大4倍的主题公园,90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农场,以及一条往返开罗的电气化铁路专线。这座新城建成后,埃及议会、总统府、政府部门以及外国大使馆都将搬到那里。马德布利说,上述项目将在今后5到7年执行,预计耗资450亿美元。
  埃及这一新行政首都的提法并不新鲜,在我们的邻居韩国,近些年来也一直在建设一座新行政中心——世宗特别自治市。
  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首尔是韩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行政区域内人口就达1000万,以首尔为中心的韩国首都圈人口则达2300万,换句话说,近一半的韩国人都居住在首尔周边。同时,首尔仅占韩国国土面积的0.6%,但GDP却占韩国GDP的21%,这导致首尔的“大城市病”日益严重。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在2002年竞选期间,首次提出在首尔以南建一座新行政首都的构想,并在上台后积极推进该项目。2004年8月,韩国政府宣布,新行政首都将设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与公州市的交界处。
  韩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开工建设世宗市。按计划,韩国17个政府部门或单位,以及20个政府下属机关在2014年底前迁至世宗市。其中包括韩国总理办公室、企划财政部、国土海洋部、环境部、农林水产食品部等,涉及1万多名中央政府公务员。不过,约10个关键部门,包括青瓦台总统府、国会、国防部和外交部等仍留在首尔。
  其实,韩国在南部兴建新行政中心还另有考量。首尔距朝韩军事分界线仅40公里,从维护国家安全及增加战略纵深的需要上看,行政中心南迁可以大大提高首都的安全系数。
有的迁都成佳话
有的磕磕绊绊

  相比韩国、埃及这种另建新行政中心的做法,更多的国家选择迁都来解决原首都的城市病和国家层面的需求。
  往近了说,我们的邻国缅甸、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就是例子。缅甸的旧都在该国最大城市仰光,但新首都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名叫内比都。此地原名彬马那,位于仰光以北400公里处,2005年11月缅甸政府决定迁都于此,当时给各国驻缅使节做出的解释是,仰光是当年殖民统治者给缅甸确定的首都,并不代表缅甸人民的意志。迁都彬马那(于2006年改名内比都),是由于它位于缅甸国家版图的中心部位,辐射能力强,有利于政府施政。另外,缅甸向北迁都,也意在加强对北部势力强大的少数民族的控制。
  哈萨克斯坦的旧都阿拉木图偏居东南一隅,相对于这个面积超过27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内陆国而言,实在有些“偏缀”。而且,阿拉木图还处在较为活跃的地震带上。为此,哈萨克斯坦于1997年12月迁都距阿拉木图1200公里的阿克莫拉,并在次年改名阿斯塔纳。相比偏安一隅的阿拉木图,位于该国中北部的阿斯塔纳更能辐射全国,有利于国家均衡发展。
  巴基斯坦迁都更早,理由也很简单,为了国家安全和领土控制。该国旧都位于南部海滨城市卡拉奇,由于巴基斯坦与印度向来不睦,临海的卡拉奇易于遭到攻击。同时,两国之间还存在克什米尔领土争端,为加强对北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巴基斯坦于1959年决定新建首都,在新都建成前,暂时将首都由卡拉奇迁到拉瓦尔品第作为临时首都。1967年,巴基斯坦首都正式迁至伊斯兰堡,而整个新都建设于1970年才完成。
  20世纪70年代中期,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当时的首都拉各斯是西非最大城市和海港,但偏居一隅,与其他地区距离较远。为了平衡各州利益,1975年,尼政府决定在尼日尔州、卡杜纳州、高原州和克瓦拉州交界处,即中部高原区核心地带,划出一块8000平方公里的联邦首都区,用于建设新的首都,定名为阿布贾,并于1996年最终完成迁都工作。此地距离拉各斯500公里,接近全国地理中心,地形开阔、气候宜人、水源丰富。
  其实,最著名的迁都案例是巴西。为了开发广阔的巴西高原内陆地区,缓解里约热内卢的人口、交通、环境压力,1956年,巴西政府决定迁都内地。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1960年,在历时3年零7个月的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建成。
  然而,迁都不都是那么顺利。坦桑尼亚和阿根廷就是迁都遇挫国家的代表。坦桑尼亚1960年建国之初,就将最大城市和海港达累斯萨拉姆定为首都。不过,为改变内陆与沿海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坦桑尼亚建国后不久即提出迁都,目的地是400多公里外的高原重镇多多马。1975年和1990年两次限期完成迁都任务,但政府因财政困难,连接两地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未能达标,迁都一拖再拖。现在除了议会已全部迁往多多马之外,政府机构有近半搬迁,但总理和主要部长的办公地还在旧都,各国使节驻地也仍留在达累斯萨拉姆。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南美极富欧陆风情的特大城市,集中了全国1/3的人口和工厂企业。1986年初,结束军人统治后的首位民选总统阿方辛一上台就宣布建设新首都,意欲效仿邻国巴西迁都,以推动发展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尚未得到开发的南方,并提出新首都的候选地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东北部小城别德马。然而,正当迁都计划准备实施时,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阿根廷遭遇金融危机,迁都被搁置下来。虽然有关迁都的法律仍未废除,但阿根廷想复制巴西迁都,恐怕还要等上许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