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一定吃“羊”?
读书未必非要高深,实用就好
2015年03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徐瀚云         

  与现在正提倡的“全民阅读”相对的,是“全民不阅读”或者“全民少阅读”。君不见,如今走在大街上,手捧书本的人确实少了,拿着手机走路差点撞墙的人多了;一说起全民阅读这个话题,专家学者们往往痛心疾首,称不如某某国的五分之一,十分之一;问起个人读书问题,对方也往往羞说自己多读书。
  这是怎么了?虽然电子阅读是计算入国民阅读量之中的,但在我们心里,用手机、平板电脑读微信,读文章,到底算不算读书?浅阅读这头“狼”,一定会吃掉读书这只“羊”吗?
  2014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告诉我们这么一件事:中国大约5成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比较少。 
  这种带有反思气息的数据令人精神一震。但实际上,最近几年,中国人的读书量是在增长的。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成年国民的纸质图书阅读率为57.8%,比2012年的54.9%增长了2.9个百分点。中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在2005年首次降至50%之下,2007年以后又逐年回暖,至2009年再次回升至50%以上。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但中国人均读书时间正在逐年减少。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仅为可怜的13.43分钟,比2012年减少了近2分钟,但是人均每天上网和手机阅读的时间之和却达到了惊人的72分钟。
  减少的读书时间上哪儿去了?去看手机和电脑,去轻阅读、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去了。而这些低门槛的、“脑残”的,碎纸一样的阅读,很多是不计入全民阅读的。尤其是不被主流声音,尤其是精英声音认可“这是在读书”。
  中国人读书有话外之音,读文史哲是读书,读专业书是读书,读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小说是读书,而轻阅读、浅阅读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从来领导人和专家学者们推荐的都是历史书、哲学书、专业书,还有经典小说等,读这些书当然让人受益匪浅。可在现实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却往往是被一些“不上台面”的微信文章、微博吐槽、段子和杂志、小说占据了大半个阅读生活。
  有一组关于人均读书量的数据自2012年出现后,被无数国内媒体援引过,“各个国家的年人均读书量,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犹太人)60本。”
  而中国,2012年国民年人均读书量仅有4.39本。这些数字经常被专家和媒体放在一起,用来说明“中国人不读书”。后来从4.39增加到4.77本,结果还是“中国人不读书”。
  虽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样横向的比较有些牵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能要求占中国大多数的农民在为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忧心的同时,先去讲求读书。相对于纸质书,电脑和手机阅读其实距离他们也不近。  
  还有一些专家的意见是,“中国人不读书”,是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化传统已经丧失在经济大潮中,如今,赚钱多远比读书多更有价值,更有气派。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寻求一种思想的自由,还有人说读书不要功利性。阅读文化研究委员会主任李西宁则认为这应该相对来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厨师读一本菜谱和作家读一本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在感受上并无差别,都可以获得阅读的快感和想要的知识。
  “国家应当立法保障,为弱势群体、残疾人、经济落后地区,提供更多的图书和读书机会,保证他们的阅读权益,国家提供经费建立设施,体现出社会阅读的公平和进步。”李西宁说。
  其实,面对现实,读书,实用就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