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讲堂聚焦糖尿病智慧管理
伏“糖”三招:饮食、运动、用药
2015年04月1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王东与大讲堂会员交流。
文/片 本报记者 陈晓丽
实习生 蒋明君
4月10日下午,本报健康大讲堂如期开讲。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糖尿病医院专家王东主任从诊断、治疗、日常生活管理、心态调节等多个方面,讲解了如何管理糖尿病,与这个“老朋友”和平共处。现场气氛热烈,讲座结束后,所有到场读者获得了免费测量血糖服务,并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Q:我一向身体很好,为啥糖尿病找上我?
治糖尿病
心态不好雪上加霜
王东: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不仅身体饱受困扰,还可引起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又会加重糖尿病。“我身体一向很好,怎么可能得糖尿病呢?”多数患者确诊时都有这种心态。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气和埋怨只会使病情更严重。科学治疗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学会和糖尿病一起生活其实没那么难,就像每天刷牙洗脸一样,习惯就好了。
糖尿病虽不能治愈,但可以控制,只要血糖长期平稳达标,同样可以开心生活。
Q:都说糖尿病人应多运动,如何运动最科学?
饭后散步最有效,
可坚持每天“一万步”
王东:餐后两小时是运动的黄金时刻,在这一时间段运动,会起到抑制血糖升高的效果。
30分钟左右的运动如能合理安排,就十分有效。运动前,可以进行15分钟的准备活动,如伸腰、踢腿、慢走等,活动全身肌肉和关节;一般来说,刚开始不宜运动时间过长,5-10分钟就可以,在坚持一个月后可逐渐延长到20-30分钟;运动后应进行5-10分钟的整理运动,否则突然停止容易发生昏厥、心律不齐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系统适应能力差,更应警惕,若出现不适马上停止。
实验证明,饭后散步对控制血糖是最安全、最能持久的运动疗法。若以每小时走3000米的速度步行,机体代谢率可提高48%,每天“一万步”的快走方法就比较有效。
Q:超市里卖的无糖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不吃主食血糖不会升
是个误区
王东:谈到吃上,“如果不吃主食,血糖就不会升高”,这是很多人的误解,其实,主食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只是比蛋白质和脂肪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选择各种碳水化合物食物,只是量不要太多。
每日三餐的常见分配方案是早餐1/5,午餐2/5,晚餐2/5,或者三餐均分。如果选择少食多餐,可以在两餐之间和睡前加餐,加餐热量要从下一餐扣除。如果感觉总是忍不住想多吃,可以餐前饮用一杯白水、先吃蔬菜,再吃主食和鱼肉类,以及用餐过程持续20分钟并细嚼慢咽、转移注意力等办法控制食量。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多干少稀,少吃粥、面条等流质食物,否则容易加快血糖升高。同时,无糖食品虽然是用甜味剂取代蔗糖、果糖,例如无糖月饼,但仍含有较多碳水化合物,浅尝即止,不宜多吃。
Q:我口服了降糖药,是不是就不用打胰岛素了?
口服降糖药
不可代替胰岛素
王东:口服降糖药是通过增加体内胰岛素分泌,或者增强胰岛素作用来降低血糖,但不能代替胰岛素。当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及时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帮助血糖达标,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药物之一,但不是药物治疗的最后选择。
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无法分泌胰岛素,必须终生依靠胰岛素进行治疗,因此也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已经服用了多种口服药物,并且剂量较大,血糖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也应该考虑开始进行胰岛素治疗;如果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比较消瘦,并且无法明确判断究竟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也应该使用胰岛素治疗。
碰到以下情况应尽早采用胰岛素治疗:在患糖尿病以后,包括刚刚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如果体重明显下降,又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时;刚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且血糖水平较高时;有特殊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包括手术前后、存在感染、妊娠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