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记海参总经理姚记振——
做“良心海参”,创业中收获快乐
2015年05月2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永军
实习生 艾婷玉
通讯员 姜峻瑛
“年轻时候再苦再累也得坚持。”在姚记海参总经理姚记振的人生语录里,他觉得年轻人必须得努力奋斗。在20多年的创业过程中,他干过很多行业,最终却选择了海参,把长岛的海参销往更多的地方,是他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正月进长岛,挖到第一桶金
姚记振1969年出生于临沂河东区,当时农村条件太苦,他家的经济条件也很不好。当时他一心想考上大学,结果高考的成绩却不理想。他考了478分,还差30分。当时有委培生,这种情况交上三千元就能上大学,可家里没钱,姚记振无法继续上学了。1991年,他就回到了临沂,去青岛和同学一起做工程。“我不愿意打工,就决定自己做老板,1993年,我开始在烟台西南河做粮油生意,半年后,听朋友说长岛的生意好做,正月十六去了长岛。”姚记振带着从临沂进来的两万六千斤大米登上了长岛,他把货卸在了凌云市场西头,用苫布一盖,就开始了在长岛的买卖。饿了就买个包子吃,晚上就在蓬布下睡。
正月的长岛天气是真冷,幸好他年轻,就那么撑过来了。一天卖一两千斤,一斤赚两毛钱,就是凭借这份能吃苦的精神,他在长岛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屡战屡败,转行做海参生意
能吃苦的姚记振,为了卖大米硬是在蓬布下睡了两个月,这两个月让他终身难忘。他回忆说,“真是太冷了,现在想都不敢想,当时仗着年轻。咱就是个农民的孩子,要啥没啥,只能拼命。”
勇于拼命的姚记振,正式在长岛安营扎寨,做起了粮油生意,可算顺风顺水。有一天,姚记振听到一个消息,朋友说滨洲有个油田,可以去那干面粉厂,自产自销会很不错。
经过仔细盘算后,他投了30多万元,干了一年面粉厂。结果钱没挣到,最后赔了10多万。姚记振后来总结,还是因为当时年轻冲动,没有考虑到路途远,运费高,最后只好关门大吉。
但是姚记振并没有气馁,他有一颗把事业做大的心。1999年,他决定在临沂开个专做海鲜的酒店。长岛的海鲜很有名,他就想把沿海的海鲜弄到内陆去,就在临沂市沂蒙路开了家蓬莱渔村。
不过由于不了解临沂当地的饮食文化,虽然看上去热热闹闹,但最后算下来,亏损挺大。大螃蟹虽然好吃,但价格不便宜还吃不饱,不少市民不买账。由于光做海鲜,菜品比较单一,最后还是关门歇业。
在做粮油生意的时候,姚记振发现,长岛的支柱产业是海参和旅游业,想赚粮油的钱,必须人多,现在出岛发展的人越来越多,岛上人越来越少。他就开始考虑改行,做海参生意。
海参遍布临沂两千家药店
2010年,姚记振放弃了经营多年的粮油生意,正式开始做海参生意。现在人人都注重保健,他做这么多年粮油,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长岛的野生海参好,膘子厚、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卖得上价。
2013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姚记振加入了烟台临沂商会,认识了“百膳坊”的董事长夏自君。夏自君的营销方式比较前卫,虽然也在做实体店,但不是简单地进货卖货,而是发展会员,做团购、做会销,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0个店。这个方式很吸引姚记振,他决定先把实体店做好,然后再做线上网购。因为实体店是根本,线上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线上给你比质量,线下给你比价格,这个思路在后来的实践中颇为有效。
“姚记海参”的刺参,产自烟台长岛海区,捕捞、加工一体化,采用本地传统的加工方法,既保持海参良好的口感,又不让营养成分流失。公司年加工海参20余吨,其加工的干海参、即食海参等被百膳坊长寿食品指定为专供产品。
如今的姚记振,打出了“姚记海参”的牌子,秉承“诚信、品质、创新”的经营理念,做“良心海参”为目标,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海参,姚记振又引用了新的营销模式。他把海参分装成不超过半斤的小袋,遍布临沂两千家药店,去年又在济南开始做市场。他对自己的海参充满信心,因为它们生长在长岛这个美丽的地方,质量没得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