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眼中的奔跑“铁人”
2015年05月2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许君丽
23日上午,“浦发银行杯‘奔跑吧,铁人’”在半月湾铁人三项主会场正式开跑,2000余名参与者激情开跑,感受铁人精神。与此同时,本报四名金牌小记者也活跃在比赛现场,用自己的笔触生动再现活动的精彩。
奔跑吧铁人,奔跑吧小记者
23日,铁人三项比赛在半月湾举行,参加这次活动的有个人,也有团体,好多人一起等待鸣枪的一刻。我作为齐鲁晚报的小记者,第一次参加威海铁人三项——跑步的采访活动。
第一次采访心情很紧张,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才迈出了脚步。我第一个采访了一位年纪60岁的老奶奶,她姓纪,她说自己每天跑步10公里 ,参加过很多比赛,最好的名次是23名。第二位是岁数还大一些的66岁的夏奶奶,她喜欢冬泳,每天早上4点30分起床,开始跑步,她说名次不重要,重在参与。
我一共采访了12人,有奶奶、叔叔、哥哥、阿姨,他们的秘诀是如果锻炼身体,注意平时坚持,对我的启发也非常大,我也要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坚持读书、写作……
鲸园小学 二年级三班 管晨亦
运动不分老少,快乐就好
23日,半月湾铁人三项主会场,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我信心满满的踏上了我第一次的采访之路。
我第一个采访的是杨叔叔,他身强体壮,他说他已经参加好几年的铁人运动了,这次他要跑18千米。我不由的敬佩起了杨叔叔,18千米啊,我走都走不下来啊!在人群中,我看到了一位老奶奶,这么大年龄,也能参加铁人比赛?我抱着疑问采访了老奶奶。奶奶告诉我,她要从50岁开始到100岁,每年都要跑一个几千米。今年她53岁,她说一定会跑下来的!
我被奶奶乐观、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我也加入了跑步的队伍,可一千米都没能跑完,我就灰溜溜的败下阵来。不过运动是不分老少,我决心从现在开始加强锻炼,争取参加第三季的“激浪吧,铁人!”项目,游泳三千米!
高区一小 五年级五班 张心语
重在参与,健康运动
5月23日,对于大家来说,只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作为齐鲁晚报小记者去半月湾采访威海铁人三项赛主题系列活动。
在去半月湾的路上,我浑身轻松,可到了采访现场,就感觉有些紧张。这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于子群老师。于老师是我们第二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我问于老师为什么会来参加这次比赛,老师说,他非常热爱铁人三项运动,每年都会参加这项比赛,因为铁人三项赛是一种综合性的运动,可以全面的锻炼身体。旁边的组委会阿姨说,于老师还是威海市铁三协会的成员呢,于老师真棒!
接下来,我又采访了61岁的谢玉泉爷爷,19岁的梁志明哥哥,33岁的王海涛叔叔……在所有的参赛者中,我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社区团队,他们年龄最小的50多岁,年龄最大的81岁,计划走步完成6千米的赛程。大家说,铁人三项比赛是重在参与,锻炼身体,只要是锻炼,向外一走,到处都是新鲜事儿,那些不愉快的事儿通通就没有了。
实验二小 四年级八班 孙潇洋
生活中也要有铁人精神
23日,我和妈妈来到半月湾采访铁三的选手。来到赛场后,我的采访任务:自己采访参赛选手。
首先我采访了几位老奶奶,老奶奶告诉我平时要多锻炼,做做操。我又采访了一位哥哥,这位哥哥去年也参加过铁人三项,还拿了名次。
“预备”,砰,一身枪响,运动员们像一支支剑,冲了出去。这次铁人三项不仅锻炼了人的意志力、耐力和体力,是对人类综合素质的考量。它丰富了我们威海人的精神文化,还告诉了我在生活中也要铁人的精神。
威海九中 初一六班 迟方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