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3个月,挂念39年,温丽、神克华你们在哪
唐山华姐想寻当年照料自己的兖州姐妹
2015年10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9岁那年,赵小华作为唐山大地震中的幸存者,和自己受伤的母亲一同被送往兖州一家医院进行治疗。在赵小华住院期间,经常有两个本地的小姑娘照料她,亲切地称她为“华姐”。时间一晃39年,赵小华始终没有忘记那两个在伤痛中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山东妹子,希望能再见上一面。本报和《燕赵都市报》联动,帮忙寻找39年前,这对给赵小华带来心理慰藉的兖州“小姐妹”。

  本报记者 孟杰 姬生辉  

怕伤口感染
轮流给“华姐”扇扇子

  1976年,唐山的赵小华刚刚19岁,正在读高一。7月28日当晚,地震突至,屋顶上的石块不时砸下来,致使赵小华的头上和身上有多处擦伤,当场昏迷。从废墟中醒来后,赵小华和受伤严重的母亲,一起被安排到了济宁兖州的一家医院进行治疗。
  “当时母亲受伤比较重,我在伤员里算是比较轻的,都是些皮外伤。但是因为刚遭受了打击,又身在异乡,当时心里很痛苦。”赵小华回忆,就是在自己最为难熬的一段时间里,病房里来了两个10岁左右的当地小姑娘。她们一有时间就结伴过来陪正在养伤的赵小华说话,亲切地称呼赵小华为“华姐”。这让赵小华在远离家乡近600公里外的地方,仍然感受到了一丝温情。
  “那么热的天,当时医院条件又不好,没有人要求她们来,可她们还是一有空就过来,还经常贴心地问我们需不需要一些物质帮助。”回忆起同两个小姑娘在一起的岁月,赵小华仍是心存感激。“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是伏天,天气特别热,两个孩子怕我头上的伤口感染,就轮流站着给我扇扇子。”
相见可能不相识
但一直记着名字

  在兖州治疗了约3个月后,已经康复的赵小华回到了满目疮痍的家乡。生活安定下来后,赵小华总是会想起两个在兖州医院陪伴了自己三个月的山东小姐妹。39年过去了,已经58岁的赵小华仍然清楚地记得两个小姑娘的名字,并希望能再见上一面,当面道一声谢谢。
  “她俩一个叫温丽,一个叫神克华。当时已经读四年级了,性格特别好,跟我很是合得来,一个脸型有点长,一个有点胖嘟嘟很可爱。都说女大十八变,可能现在她们站在我面前,我都认不出来了。”赵小华说,随着时间推移,她对两人的相貌可能已经有些模糊,但她俩的名字,近40年来自己从不曾忘记。
  十几年前,赵小华曾经手写过一封感谢信,但苦于没有联系方式,这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一直都没有机会邮寄到两个“小姐妹”的手中,这成了赵小华心中的一大遗憾。为了寻找两个人,赵小华还给央视的大型寻亲栏目《等着我》打过求助电话,但也一直没有等来有效的消息。
  “虽然当时只在一起处了3个月,但她俩带给我的帮助却是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真的希望能够再见一面,来表达一下这么些年一直埋藏在心中的感激之情。”赵小华说。
  如果您认识温丽或神克华,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706,或通过齐鲁晚报的微博、微信、客户端与我们取得联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