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要当“永久中立国”
正促进国内立法,拟变身“亚洲瑞士”
2015年10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资料片)
     多家媒体报道,蒙古国领导人近来正式提出效仿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该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等正在外交层面协调,并推进国内相关立法工作。
  蒙古国地处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蒙古国此次谋求成为“永久中立国”,是否意味着本国外交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呢?

  呼吁为“中立”立法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于9月7日首次提出蒙古国成为“永久中立国”的想法。额勒贝格道尔吉当时在演讲中表示,他早就在考虑这一问题,虽然蒙古国未曾宣布本国为“永久中立国”,但“在内容、形式和行动上,我们的外交政策都与中立的外交政策原则完全一致”。他认为,“永久中立”符合蒙古国的利益,在巩固现有基础的同时,有利于与其他国家发展积极和灵活的关系。
  9月8日,由总统、总理和国家大呼拉尔主席组成的蒙古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并支持额勒贝格道尔吉的这一提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同意,蒙古国应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实行和平的、多支柱的外交政策,构建平衡的外交关系,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维护本国安全和国家核心利益。
  国家安全委员会建议额勒贝格道尔吉起草关于“永久中立”的法律,建议国家大呼拉尔为“永久中立”确立法律基础,并建议宣布蒙古国“永久中立”,呼吁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予以承认。
军事行动将受限
  9月29日,额勒贝格道尔吉在联合国大会上演讲时强调,蒙古国的永久中立化将“为促进全球的和平、安全和繁荣做出贡献”,并呼吁各方予以支持。
  日本共同社16日报道,蒙古国外长普日布苏伦称,蒙古国政府为缔结有关永久中立的协定正在与中俄两国进行磋商,并表示“两国都对蒙古国的立场表示理解”。报道称,蒙古国当前正在推进修改宪法和制定特别法的工作。若成为永久中立国,蒙古国与他国进行军事演习将受到限制,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直接行使武力也将受限。
  对于永久中立国,国际法定义为“它的独立和完整完全是由条约担保的,条件是它承诺不参加军事同盟(除抵抗攻击外),而且也不承担可以间接地使它卷入战争的义务”。在全球范围内,瑞士一直是永久中立国的典型代表。1815年,《维也纳会议宣言》宣布瑞士为欧洲的永久中立国。此后瑞士一直奉行中立政策,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近年来,瑞士逐步调整外交政策,由传统的保守中立向“积极中立”过渡,把促进和平共处、尊重人权并促进民主、维护其海外经济利益等视为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
  当前,除瑞士外,奥地利、芬兰、瑞典、土库曼斯坦等一些国家也实行中立的外交政策。
“第三邻国”政策的延伸
  蒙古国北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西三面与中国为邻,是亚欧大陆具有重要地缘战略价值的国家。近年来,随着蒙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该国诸多特大型矿藏如铜矿、金矿、煤矿及铀矿的发现和开发,蒙古国战略地位日益提升。
  在中苏对峙的年代,大批苏联军队进驻蒙古国。蒙古国脱离了俄罗斯的直接军事控制之后,效法瑞士、奥地利等中小国家,制定了“既符合本国利益,又能得到两大邻国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理解”的战略,更注重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来保卫国家安全。
  蒙古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其所谓的“第三邻国”政策。所谓的“第三邻国”笼统指代某些国家和组织,特别是西方国家和组织及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蒙古国希望和“第三邻国”广结善缘,以此作为制衡。
  《蒙古国聚焦》10月8日发表文章认为,虽然“永久中立国”在蒙古国外交政策中属于新提法,但应该是“第三邻国”政策逻辑延伸,而非完全背离。简单来说,“永久中立”与“第三邻国”政策存在共通之处,即着力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以减少对中俄两个天然邻国的依赖。
  目前,对于成为“永久中立国”,蒙古国国内存在反对声音,认为“这是落后于时代的政策”,可能极大限制蒙古国今后的政策选项。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