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亓辉:
委托专业院校培养莱芜梆子人才
文/片本报记者陈静
2016年01月2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莱芜梆子剧团遇到了许多难以靠自身克服的困难,艺术创作资金短缺,特别是人才青黄不接,男演员更是严重不足,且行当不齐全,优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政协委员亓辉提交了《关于加强莱芜梆子保护工作的建议》的提案。目前,剧团最年轻的演员也都二十七八岁,且缺少优秀人才,演员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人才匮乏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莱芜梆子剧团的生存和发展,如不能尽快补充年轻人才,莱芜梆子这一独特地方剧种将面临“灭种”的危险,培养莱芜梆子专业艺术人才已迫在眉睫。
莱芜梆子现状:
建市以来,
获全国奖20多项、
省奖80多项
莱芜梆子是我国独特的一个地方剧种,也是莱芜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精华,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1990年,莱芜梆子剧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2008年,莱芜梆子剧团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国重点保留的地方剧种;2009年,莱芜梆子剧团被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
亓辉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莱芜梆子剧团认真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编演了优秀历史剧种和现代戏,曾三晋中南海,八次进京演出,受到了周恩来、彭真、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有2部现代剧目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10余个剧目排成了电视片。地级市建立以来,莱芜梆子剧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广新局的领导下,锐意改革,积极进取,文艺舞台再现辉煌,连续编演了10余部优秀剧目,其中大型现代戏《正月十五打灯》、《雪野风情》、《好儿好女》、《儿行千里》、《长勺之战》等等荣获山东文化艺术节奖、泰山文艺奖和省“精品工程”奖十连冠的佳绩。
据了解,莱芜建立地级市20多年来,莱芜梆子荣获全国奖20多项、省奖80多项,为我市争得了荣誉。莱芜梆子已经成为宣传莱芜的文化“品牌”,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问题:
演员“断层”现象严重
近年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莱芜梆子剧团遇到了许多难以靠自身克服的困难,艺术创作资金短缺,特别是人才青黄不接,男演员更是严重不足,且行当不齐全,优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由于人才匮乏,以致于现在拍戏难、拍大戏更难,每排一台新戏、大戏都要从别的院团借用人才,造成艺术传承困难,大大制约了剧团的发展。”亓辉向记者介绍,目前,剧团最年轻的演员也都二十七八岁,且缺少优秀人才,演员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人才匮乏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莱芜梆子剧团的生存和发展,如不能尽快补充年轻人才,莱芜梆子这一独特地方剧种将面临“灭种”的危险,培养莱芜梆子专业艺术人才已迫在眉睫。
建议:
委托专业院校
培养莱芜梆子人才
亓辉告诉记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指出,要“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加强学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对中等职业教育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青年表演人才培养机制。畅通引进戏曲优秀专业人员的通道,按照‘特人特招、特事特办’原则引进优秀专业人员。”对戏曲艺术来说,人才是根本,戏曲无论是传承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培养优秀戏曲人才,是振兴戏曲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的百年大计,加强莱芜梆子戏曲人才培养,是夯实莱芜梆子戏曲发展根基、繁荣我市文化文艺事业的迫切需要。”
为切实解决莱芜梆子后继乏人的问题,根据戏曲人才成长规律和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实际,亓辉建议2016年委托专业院校招收莱芜梆子专业学生,并尽快出台莱芜梆子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和长效机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