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之缘,用指尖戳中心尖
动手捏个花饽饽,把年揣到心里
2016年02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刺猬面塑,制作过程手工非常精巧。
  小年过后,花饽饽订单量猛增,工作人员忙着制作花饽饽。
  面塑艺术作品之十二生肖中的猴。
  面塑艺术作品之十二生肖中的龙。
  工作人员展示面塑“大寿桃”。
     文/本报记者 陶相银 片/本报记者 王震 摄                
  汪疃,并不算一个大地方。即便地道的威海人,找到这个位于临港区的小镇,也要费些周折。但年节在即,来这里打听道儿的客商,日益多了起来。
  来此的冲动,或是因为坚守多年的味觉记忆,或是因为一见倾心的视觉冲击。他们舟车辗转,顶风冒雪地赶过来,就是为了来吃一口颇具特色的面食——花饽饽。在很多人看来,咽下这一口饽饽,这个年才算揣到了心里。

  连轴转是常态
  于日芬,汪疃镇花饽饽面食技艺协会会长。现年54岁的她,语速与动作都极快,带着胶东媳妇的鲜明印记。尽管几年来,她有了大大小小的头衔,不止一次地在镜头前讲述自己,但当记者见到这位大姐时,在她身上并未看到创业明星的风采。她身上沾满了面粉,白色的单衣,随着扎人的冷风发抖。
  她不觉得冷。蒸汽房的门一开,炽热的白雾,让人穿不住太厚的衣裳。更重要的是,她几乎没怎么休息,始终处在工作的亢奋当中。
  “昨晚忙到凌晨三点,七个人一共蒸了120箱。刚刚装好,马上就被人拉走了。现在接着电话,都得让人下午或者明天来,免得白跑。”她的语气中,有生意兴隆的自豪,也透出力不从心的焦虑。
  这种连轴转的状态,是于日芬在春节前后的常态。一般从腊月十五以后,她像一只上足弦的闹钟,掌握着一批批馒头出锅的时间,然后给老客户联系发货,顺道还得给新客人推销产品。做这个活儿,仅仅是心灵手巧,似乎远远不够。
  120箱花饽饽,需要800多斤面。而每一个饽饽的塑形,都需要手工完成。对于日芬和她那些勤快的伙伴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量。加工室的面案子上,比拼的是效率,而不是创意。这里更像是工业流水线,虽然操纵加工的,是劳作不停的臂膀与手指。
  “别人过年是休息,俺们这,跟打仗一样。一直忙到三十儿。”她停住脚,说一句。然后马上提起速度来,继续忙手里的活计。
学绝活费尽心思
  这种流水线式的做法,与印象里的花饽饽,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从传统上说,这种出现在年节期间的吃食,按照不同的造型,带有着各种各样的祝福寓意。它根植于“家文化”之中,在家家户户的灶台餐桌上各自妖娆。每家的花饽饽,也都有自己的味道,在往些年甚或成为主妇们暗暗较量的载体。
  而现在,有能耐蒸花饽饽的厨娘越来越少。包括于日芬在内,她能把花饽饽蒸成这样,也是下足了功夫。
  她曾经四处打听配方,在一个老头家门口站到半夜。但对方始终不肯交出自己视若珍宝的独门手艺。于是,于日芬打听到了老人的前妻,也是精于此道的高手,于是再度动身,把老太请到家里,好说歹说学到了绝活儿。她用蔬菜汁给花饽饽上色,让其颜色生动,又富营养。在闲暇间,她也试着新花样,包括“精灵鼠小弟”那样的经典卡通造型,也被她收纳进了自己的手艺里。
  她一切的所得,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索得出的。“我不琢磨新花样,就被拍在沙滩上了。”在无意之间,她尝试的勇气,给自己铺就了一条更为宽阔的道路。有来自日韩的客商,在她的大胆改革中找到了共鸣。本来只在本地流行的花饽饽,就这样走出了国门。

  于日芬非常灵敏地找到了各路客商的不同。“韩国人喜欢大一点的,比如寿桃之类的。日本人更偏好精致好看的,我用菠菜汁染得那种小蛤蟆,在日本卖得很贵。”对于自己产品的自信,来自于一次次挫折,与挫折之后的革新。
最大的寿桃40斤
  一个直径超过半米的寿桃出炉了。热气氤氲之间,锁不住的麦香腾跃在车间里。
  来自烟台的江大娘,等着这个新出锅的寿桃。待它凉下来,就带回去给自己的朋友,作为寿礼去庆祝生日。这个耗费了八斤面的寿桃,有着常见的“笑开花”式的裂纹,江大娘的孩子一大早出发,驱车六十余公里赶来,守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如愿以偿。
  江大娘说,她的老朋友自从见过这种寿桃之后,就年年不忘。这次她特地赶过来,就是想给朋友一个惊喜。
  她始终认为,中国人的寿宴,寿桃是最显贵气的礼物。“那些年流行生日蛋糕,如今这寿桃又时兴了。年纪大了,蛋糕实在太甜了,吃不下。还是这个好,纯面粉的,也软和也香。”
  于日芬说,平日里不那么忙的时候,寿桃卖得最火最好。“我做过最大的,有40斤重。那是个参赛作品,我微信上有图片。”
  在汪疃,她这个年龄还玩微信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而于日芬不仅玩,还玩得挺溜。据她说,自己有一千多个好友,一到春节,很多都是向她购买馒头的。只不过,以她的精力,暂时还没时间料理这些网上订单。她学新东西很快,但人毕竟年纪不小了。
若年轻更能折腾
  “要是她年轻十岁,折腾得肯定比现在还大。”说这话的,是于日芬的小女儿周海宁。她还不满23岁,大学毕业干了20个月英语老师后,辞职跟老妈下了海。学手艺看流程,已经基本上道了。
  周海宁自称,自己做饽饽的天赋不错,对这项事业也有亲近感。在从事花饽饽这项事业之前,小周也从来不觉得花饽饽有什么土气。“我曾经带着花饽饽给大学舍友吃,她们见了都喜欢得不得了,不舍得吃。”周海宁说。她又反问记者:“真正漂亮的东西,怎么着都是漂亮吧?”
  但于日芬知道,要把自己的花饽饽推出去,光做得漂亮恐怕不行。她谋划着,跟大型餐饮集团合作,多开分号,让花饽饽走出去。实际上,她已经开了七家直营店,但在她看来,似乎还远远不够。
  记者问她,在这样的年纪,还这么拼究竟是为了什么?
  她说:“我教学生开分店,是为了让更多人通过花饽饽挣到钱,过好日子。这样,这门手艺才能一直传下去。现在我们说花饽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地把这份遗产传下去,得让人知道它的好处。”
  于日芬说,自己快五十岁的时候,开始正式做花饽饽,并因此糊口发家。花饽饽这项老传统,到了一定岁数,也该有个新的活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