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不打烊,欧巴下厨再跳舞
韩国人李相烨在济南的首个春节和员工过
2016年02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阳 实习生 王璐瑶  
  从深圳搬到济南后,韩国人李相烨与故乡仁川的距离一下子近了。尽管如此,今年的春节,李相烨和父母依然只能在屏幕上相见。这将是他在中国度过的第五个春节。

自从工作后,就没回家过过年●
  “您好,请您慢用。”在省府前街红尚坊本家韩国料理餐厅里,店长李相烨亲切地问候前来就餐的中国客人。李相烨的中文说得非常流利,但如果仔细听,还是能够听出一些异国他乡的味道。
  1983年,李相烨出生在韩国仁川,2008年来到中国。他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度过了四年大学时光。毕业以后,精通两国语言的他先是去广州做起了外贸工作。“后来发现我不太适合这个工作,而对餐饮行业很感兴趣。我这个人嘛,就是比较亲和、爱微笑,喜欢与顾客交流。”
  不久后,李相烨与本家韩国料理店结缘,进入深圳分店的管理层。他还认识了一个中国姑娘,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
  “读大学时,还可以趁着放寒假,回国与家人一起过年。”李相烨说,自2012年参加工作后,他就一直在深圳过年。不算今年,他已在中国过了四个春节。
  “在深圳,亲戚朋友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到零点我们还跑到外面放烟花。”李相烨也会在除夕晚上看春晚。“去年我们的李敏镐和中国的哈林还合唱了一首歌。我指着他告诉身边的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歌手!’”到了初二,他会陪着妻子回娘家,去给岳父岳母拜年。
离家近了,回家却更没谱●
  不过,今年的情况有些变化。因为公司总部的安排,李相烨在2016年元旦后来到济南,从此和妻子分隔两地。比起深圳来,济南到仁川的距离近了。只是照样不能回家过年。而且今年,他还少了妻子的陪伴。“本家料理店在济南新开业,新店正处于试营业状态。为了保证韩餐的地道风味和服务到位,店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离不开我,今年更是回不去了。”
  回不了家,陪父母的事只能交给哥哥了。“平日里,我也会和父母视频通话。”隔着屏幕,毕竟无法感受父母的冷暖。李相烨的父亲60岁、母亲58岁,他们的身体成了李相烨最大的牵挂。“我很感谢我的哥哥,他在越南工作,但每年春节都能回家,我也就更放心了。”
  “我和媳妇有个约定,就是每年至少要回韩国一次。儿子的媳妇嘛,爸爸妈妈总想见见。”知道自己过年回不了家,李相烨特意提前回家过了个早年。他还略带羞涩地说,每当回家,也会被家人问起“什么时候生小孩”。
年夜饭和节目单,一个不能少●
  在李相烨管理的本家料理店里,回不去的不只他一个。“江西南昌的冯文英、广东湛江的何小惠,还有好几个员工。”说起不能回家过年的员工,李相烨多数能记得清。“店里35个员工有十几个不能回家过年。”
  李相烨说,因为这是一家新店,员工也都是新招聘进来的。为了让大家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还没等到过年,他就早早地当起了“总策划”,安排起了年夜饭和除夕节目。
  “我让他们每人在纸上写三个菜。店里统计一下票数,受大家欢迎的菜就放在年夜饭的菜单里。”李相烨说,除夕当天,他还会亲自下厨给员工们制作一道地道的韩国“打糕片儿”。“虽然大家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但大家要是能吃上家乡菜,也不至于太孤单。”
  既然是在中国过年,自然少不了本土元素,热闹也是少不了的。在给大家自主选择年夜饭的“权利”时,李相烨也给员工们安排了特殊的“任务”。
  “除夕晚上,前厅和后厨两个部门都要准备节目,最好是能够代表家乡文化的节目。编排节目需要时间,店里会奖励参加节目的员工,奖励他们一天的假期,以此感谢他们的付出。”听李相烨介绍说,“大家很喜欢这个奖励,一起欢歌跳舞,这样很有过年的气氛,我也准备了一个舞蹈给大家助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