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送风春”动启动活聘招中集市泽菏
菏泽迎来节后用工高峰期
2016年02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春风送岗”菏泽招聘会现场。本报记者 李凤仪 摄
  
    本报菏泽2月16日讯(记者 李凤仪) 春节后,菏泽迎来了用工高峰期。2月16日,山东省2016年“春风行动”启动暨“春风送岗”菏泽市集中招聘活动在牡丹区人民政府广场启动,现场人山人海,求职者主要人群是农民工和学生,都想在现场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据悉,这次招聘活动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创业就业”为主题,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起良好的供需平台。据统计,现场参加招聘会的有516家市内外企业,共提供了23123就业岗位,参加招聘会求职人员12000多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635人。其中市内企业约400家,市外企业约100家,不乏富士康集团、山东洪业化工集团等大型企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部分本地已婚农民工倾向于寻找市内企业就业,对薪资期望值3000元左右。大龄农民工对零工兴趣浓厚,他们表示,家中有地,零工自由性质更强。
  不少外地企业由于缺乏薪资吸引力,在菏遭遇“招工难”问题。现场也有部分大四学生和应届毕业生前来寻找工作,他们对薪资待遇要求不高,更倾向寻找和专业相关的岗位,对平台的上升空间有一定要求。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省总工会、省妇联联合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菏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牡丹区人民政府承办。“春风行动”是全国性的专项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0多年,今年首次提出“要促进农村劳动者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
民工返乡就业的多了
    “今年打算在本地找个活干,工资3000左右就行。”今年26岁的王得刚往年都是去上海、青岛、苏州等城市电子厂打工,三年前他在媒人的介绍下认识了现在的对象,现在两人已经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因为有了家庭的牵绊,他不想再外出打工。
  用王得刚的话说:“在外面打工,辛苦不说,还挣不到啥钱,与其如此不如在家找个工作。”听说年初九牡丹区人民政府广场有招聘会,他叫上朋友,一大早就来到招聘会现场,想找一个本地企业长期工作下去。
  和王得刚情况相似的民工很多,他们怀揣着在家门口工作的梦想在招聘会上逛来逛去,了解每个企业的待遇和相关要求。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大龄民工前来寻找工作,他们年龄多在50岁左右,因为年龄和学历、技术等方面限制,在外打工并不吃香,所以想回家找份工作,还能顾上地里的庄稼。
  “随着菏泽经济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民工返乡创业或者就业。”菏泽市人社局就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菏泽每年都有数万民工返乡就业或者创业,为菏泽经济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本报记者 李凤仪
大学生更注重上升空间
    “我们班有40多人,其中有一半去干了销售,我是不打算干销售,只想找个和本专业相关的岗位,薪资多少无所谓。”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大四学生黄雪坤告诉记者,他觉得如果毕业后去做销售就等于大学几年白上了。
  “我以前的实习厂家效益不好,一年时间得有半年时间在放假,所以打算重新找个就业岗位。”黄雪坤学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他想学以致用,而不是和身边其他做销售的同学一样。“他们选择做销售,一方面是觉得年轻想闯荡一下,一方面从事机电专业多是在厂区工作,初期待遇一般,需要熬时间升级技术。”黄雪坤认为,如果去干几年销售,再去找本专业的工作是根本找不到的,技术也忘完了。
  “如果不是本专业的工作难找或者自身不符合要求,干销售还是迫不得已吧。”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名求职大学生,他们均倾向于找平台广阔、发展空间大的公司和岗位。本报记者 李凤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