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公交卡押金就得“从上用力”
2016年04月1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张枫逸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出公告,从4月起至10月,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执法行动。其中,公交IC卡工本费高于成本将重点调查。(4月10日《新京报》)
从减少资源浪费的角度来看,公交等行业IC卡适当收取押金,公众可以理解。2001年下发的《集成电路卡应用和收费管理办法》对此也有规定。不过,该办法颁布15年来,迄今没有一个地方政府对此出台具体管理办法。“一定标准”语焉不详,导致押金收费乱象重重。
押金看似是不起眼的“小钱”,汇聚起来数目惊人。据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数据,全国有4.2亿多张正在使用的城市公交IC卡。以每张卡收取10元押金的最低数额计算,全国公交卡逾42亿元押金。如果存入余额宝,一年利息可达上亿元。更重要的是,这笔巨款并非一直安静地躺在专用账户上“沉睡”,其中一部分押金以“运营”、“折旧”等名义被腾转挪移甚至扣光,最终悄然落入发卡公司的腰包。
早在前些年,就有市民向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公司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甚至诉诸法庭,要求公开IC卡成本明细、押金及利息去向,但始终未果。这也难怪,公交公司的收益越多,无论是否合理合法,终归能给地方政府减少补贴压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自上而下的压力,相关信息的公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如今,国家工商总局直言“收取明显高于成本价的工本费或押金属违法行为”,无疑是一种理性纠偏。在期待工商部门专项执法行动的同时,更希望相应的顶层压力能够督促各地尽早出台IC卡押金管理办法,将“押金不得高于成本”作为制度确定下来,事关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公众有权知道手中的IC卡成本究竟是多少,同时也便于对企业的收费行为进行监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