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对亲人“毒舌”
2016年06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艾乔 (“青未了·心理咨询工作室”热线主持人)
新闻背景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剩女”大战一文,众多网友感叹,亲人之间怎么会用如此恶毒的诅咒:“你做这种事情,小心被雷劈。”这是一位母亲在愤怒时对女儿说出的话。
  案例一:妻子的“毒舌”     好似一把刺刀
□讲述人:阿平 男 36岁 司机
  
  妻子是个好人,只是她的好给了外人。同事借她两千元,长时间没归还,妻子也不好意思张口,担心伤了和气。可是回到家,她便把对同事的不满全部发泄在我和儿子身上,她的负面情绪得到了释放,却从未考虑家人的承受能力。妻子说话向来口无遮拦,由着性子横冲直撞,将最糟糕的一面给了家人。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不知怎么聊起基因和聪明是否有关联的话题,妻子坚信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阿平就笨得要命,他家祖辈连个大学生都没出过,我儿子成绩差,就是他们家的基因有问题。”这话让人颜面扫地,妻子却不以为然,“你又不是外人,况且和家人说话有必要那么含蓄吗?”
  前段日子妻子就把我外甥女给得罪了。外甥女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自拍照,我妻子紧跟着发评论,“正经人家的女孩哪个穿鼻环,想勾引谁啊,赶紧摘掉。”外甥女见状,火冒三丈地给我打电话,“长辈说话也得有分寸吧?”外甥女把妻子拉黑,见了面也是冷着一张脸。妻子很委屈,“外人肯定不会说她丑的,我为她好,她还不领情。”妻子的“毒舌”犹如一把刺刀,扎得人心疼,可她丝毫感知不到自身的错误。
  【点评】这位妻子有一个典型的心理误区:家是最安全的环境,而亲人非常了解自己的脾性,口不择言的论调也会得到原谅与忍让,而外人则不能轻易得罪。殊不知,刻薄的言辞,鄙视的神态,很容易影响到亲人间的感情根基,良好的亲人关系往往就毁在某一方放肆的行为上。
案例二:父母的中伤     让我极度逆反
□讲述人:朵朵 女 33岁 文秘
  
  那天,我看了两则逼婚的新闻。一位母亲犀利地对女儿说:“家里的小狗都产崽了,你咋还单身?”另一则就是“剩女”大战,因年前北京地铁站一个反逼婚广告引发的热议,这是几个大龄女孩筹钱做的广告,其中一个女孩的母亲看到反逼婚广告相当震怒,她谴责女儿大逆不道:“你做这种事情,小心被雷劈。过年时别让亲戚知道,会被骂死的!”见怪不怪,我父母也是这样的。
  我从小就在“毒舌”暴力的环境中长大,打碎暖瓶,父亲张嘴便是“废物一个,做什么都不中用。”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妈一脸的厌恶,“你是猪脑子吗?养你,真是倒大霉了。”如今,我“剩女”的身份又成了有辱家门的丑事,整天催着我找对象,“别等自己成了烂白菜,倒贴钱都没人要。”继而,再搬出“爱你才这么说”的大道理。
  “一个27岁的女孩因父母逼婚跳楼”,这条新闻最近在微信圈里疯传,有人质疑它的真实性,但,我信!今年春节,我妈说,“你要是再拖着,真得烂在家里了,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放下手中的碗筷,径直冲向阳台,我就想纵身一跃,图个痛快。我家住在18楼,要不是我爸反应快,我也会上头条新闻的。我不是独身主义者,但父母的不尊重使我产生了极大的逆反心理:我就是不结婚,让他们抬不起头,我内心简直扭曲了。
  【点评】类似于朵朵的现象,其实父母的心理焦虑更严重。面对孩子,父母往往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孩子若是“与众不同”,父母便将焦虑积累成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以此实现自己的希望。了解到父母深层次的心理状态,也许,朵朵会转换现有的逆反心理,遇到问题需要解决,而不是硬碰硬地走极端,反而会陷入恶性循环中。
  【心理疏导】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心理定格:我们在做事说话时,内心往往潜藏着习惯性且固定的自我认知的框架,这样的思维模式直接影响到我们与人的沟通方式。因此,面对亲密的家人,更容易产生这种自我的心理现象,不懂尊重他人的感受。热线中有位妈妈伤心地诉说:我生日那天,去学校没有接到女儿,我快要急疯了,差点报警。女儿晚上六点才回家,原来她是给我买礼物去了。我气急败坏地责骂她,“谁稀罕你的破东西,被坏人拐走怎么办?”女儿伤心地哭了一夜。这位妈妈就是犯了主观意识的错误:我担心你的安全,才会发脾气。其实,在明白女儿的意图时,妈妈应该冷静下来,把女儿搂在怀里表达感谢之情,然后再和女儿探讨独自外出的后果。如果单纯地用“妈妈急死了”的自我心理和孩子粗暴地沟通,孩子根本无法理解。
  心理老师对预防“毒舌”有三点建议:首先,如果遇上自己在外面受了气的坏情绪,回到家请尝试用其它方式进行缓解,例如,打游戏,锻炼,看电影,等等;其次,做笔记,把你锋利的言辞记下来,然后再换位思考,自己能否承受这样的“毒舌”伤害;最后,懂得补救,补救最好的方式除了说“对不起”,还有你真实的想法、反思的结果、告诉家人因何而生气。要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是有尊严的,包括孩子。
  心理治疗师海灵格曾说过:“正确的语言会触动灵魂。”圣经“箴言”书说“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学会做一个高情商的人,懂得收敛脾气,控制情绪,控制舌头,对亲人要柔和相待,不要去做恃爱行凶的无心之过,因为受到伤害的是我们最亲的家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