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与自廉
2016年06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蒋 硕
(婚姻心理咨询师、“青未了·心理咨询工作室”专家顾问团成员)
  前期写的文章里,讲过一个吃西瓜的故事:丈夫回家看到半个西瓜,勺子挖掉了最甜的圆心,是给孩子吃了,剩下中间弯弯曲曲的一圈,是留给他的,最外围刮得皮薄如纸,妻子就吃了那点儿——还留下了瓜汁。写那文章时态度是鄙薄的:无论挖出“三个圈”的妻子,还是感动炫耀的丈夫,都让人觉得穷形尽相。读者也纷纷评论:好歹拿刀切切,这么恶心给谁看。
  然而,咨询中真来了一位这样的妻子。
  就叫她曲曲吧。曲曲34岁,公司文员兼微商,收入算普通人里的中等偏上。结婚6年,老公也是公司职员,有个4岁的儿子。曲曲对丈夫和儿子,比“西瓜妻子”更甚:在家每餐都先菜汤拌饭,等爷俩吃完才享用剩菜;在外吃饭只点两人份,坐一边笑眯眯看爷俩吃;去刚开的上海迪士尼,只买两套票,自己在外面干等;丈夫读在职硕士、儿子上各种培训班,费用时间全力保障,自己的人力资源师证书却迟迟不去考,说“我这有什么要紧”……至于全身衣服鞋子不超过两百元被同事笑话影响公司形象,上班脱岗接孩子被领导警告,有车不开搬着货箱挤公交扭肿脚脖子等等,就不必提了。这些,都是曲曲主动向别人诉说的,别人听了觉得怪怪的,但也会说句“你可真爱你老公和儿子”,曲曲就满足了。
  不满足在后面。先是儿子春游时对小朋友说“不用管我妈妈,她坐后边就行,喝不了的饮料给她就行”,然后是老公嫌曲曲“没意思,没面子”,后来竟有了外遇!曲曲到处诉说自己的可怜,但不知为何,同事朋友都无动于衷,有人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说曲曲“活该”。
  可不是“活该”?人们有时会以爱之名,沉浸于“奉献”的感受中:把最甜的、最美的、最好的给最爱的人,作出利益让渡甚至牺牲自己,来成就所爱的人。如果这是由衷的、适度的,那一点也没错,会升华我们的精神,令自我与世界和谐。但如果,是作态的、过度的,那就错了,那不是奉献,也不是爱,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中心——自怜与自廉。
  很遗憾,我们看到的曲曲就是后者。她赋予了自己一种廉价的、卑微的姿态,并因此陶醉。以曲曲的生活水准,她对自己物质上的苛刻显然没有必要,她热衷如此(甚至有些偏执),就是在强化自己作为(伪)奉献者的形象,以博取家人与他人的赞赏。更可怕的是,她还限制自己能力与精神的发展,不学习,不提升,不敬业,其潜台词就是“我为你们成为了差劲的我,这是爱,你们也要爱我,为我负责”。
  很遗憾,一个差劲的人,自甘廉价的人,是不会拥有真正的爱的。爱必须平等,只有各自不断成长的个体,才能激发出彼此最好的情感与能量,共筑积极的关系。而一个自怜的、自廉的人,不但遏制着自己的发展,也让爱的关系中的其他人形成错觉,认为自己可以享受某些不平等的规则,可以蔑视他人、无条件地利用他人——曲曲儿子表现出的,正是这种危险的苗头。
  还要这么下去吗?曲曲需要一次自我的重新构建,这并不容易。但若不如此,爱也无从谈起,因为爱不是廉价的,而是高贵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